新春伊始,2月5日起,快遞大省浙江《關于促進郵政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施行。
億豹網了解到,2024年,浙江快遞業務量穩居全國第二,并首次突破300億件,達到322億件,同比增長10.4%,占全國比重18.45%;業務收入完成1483億元,同比增長9.5%。
意見提出,到2027年,浙江基本建成網絡聯通內外、服務深入城鄉、產業深度融合、治理協同高效的郵政快遞服務體系,全省寄遞業務量達到400億件,業務收入達到2000億元。
快遞用地與車輛通行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護航快遞行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意見要求,將智能收投服務終端、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等納入社區服務基礎設施,在實施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和新建住宅小區時,鼓勵將上述設施列入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和竣工驗收范圍,實現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和同步驗收。
同時,支持在建設交通樞紐站點或實施舊城區改造時,配套建設郵政快遞服務設施。鼓勵各單位為郵政快遞提供必要的臨時停車、代收保管、免費通行等便利,促進上門投遞、箱遞、站遞協調有序發展。
用地方面,對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列入全省“四港聯動”發展和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等重大項目清單的郵政快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按規定納入本級年度土地供應計劃。適當降低畝均投資、稅收等考核指標,擴大混合產業用地供給。
對于電商園區內或周邊配套郵政快遞倉配用地,郵政、快遞企業入駐園區與電商企業享有同等優惠政策,鼓勵支持行業經營主體共享倉儲資源。發揮政府產業基金引導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快遞倉儲物流基礎設施申報相關基金項目,幫助快遞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在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方面,支持快遞企業在我省設立國際、國內、區域企業總部以及供應鏈、快運、云倉、冷鏈等專業企業總部,加快形成企業總部集群。支持航空快遞貨運樞紐、大型快件分撥中心等建設。
億豹網發現,快遞作業車輛的通行與停靠,一直是各地面臨的難題。意見提出,保障郵政快遞貨運機動車城市道路通行便利,根據道路設施、交通通行情況和郵政快遞作業需要,合理設置臨時停靠點,提供停靠、裝卸便利,保障有序通行。
加強行業人才培育方面,對經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符合條件的郵政快遞從業人員按規定給予補貼。將郵政快遞從業人員納入“學歷與技能提升行動”資助范圍,按規定給予資助。
共同富裕與科技創新
郵政快遞業連接線上線下、服務全程全網,是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暢通經濟循環的生力軍。當前,我國已進入年快遞業務量超千億件、業務收入超萬億元的新階段,建成了世界上最為通達、最為普惠、規模最大、受益人數最多的寄遞服務網絡。
億豹網認為,對于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的浙江來說,通過深入推動“快遞進村”,暢通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渠道,逐步縮小城鄉居民消費模式和服務體驗差距,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要求,應強化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建設,引導企業加強縣級分撥中心、鄉鎮共配中心建設,升級改造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村郵站),有條件的增加物流配送無人機起降點。支持設立農村寄遞物流公益性崗位。
在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方面,統籌農村客運(公交)、貨運物流、郵政快遞、供銷等運輸資源,因地制宜開通農村客貨郵線路。依托鄉鎮客運站、城鄉公交首末站、郵政營業場所等,推動建設“多站合一”鄉鎮綜合服務站。以村委會、農村超市、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等為載體,發揮一站多能作用。鼓勵無人驛站建設,推進智能公交郵箱、智能快件箱(柜)等設備應用。
統籌用好支持郵政快遞業發展的資金政策,整合政務、郵政、文旅、電商等服務資源,為農民群眾提供數字化、便利化、一站式的鄉村數智生活服務。發揮快遞行業吸納農村人口就業的優勢作用,打造充分就業環境。有效治理“內卷式”惡性競爭,積極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
加強科技創新發展方面,支持郵政、快遞企業開展核心技術攻關,符合條件的重大成果推薦申請認定首臺(套)產品。支持推動各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為郵政、快遞企業提供專利快速預審服務。支持地鐵快運、高鐵快運等場景應用。加快推進寄遞無人機、無人車規模化應用。
加大從業人員權益保障力度,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推進能級工資集體協商,鼓勵快遞企業合理設定勞動定額,探索建立“以技提薪”薪酬分配制度。聯合規范管理惡意投訴、信訪,切實維護從業人員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