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
麻六記門店開播帶貨,銷售額猛增
說實在的,這一波熱度到底還是讓張蘭和麻六記蹭到了。
2月8日,抖音安全中心發布公告稱,根據《抖音社區自律公約》等相關規定,對“張蘭·俏生活”、“張蘭之箖玥甄選”、“汪小菲”予以無限期封禁。
當時,很多人都擔心張蘭背后的品牌麻六記受到負面影響。畢竟,張蘭作為話題女王,可是為麻六記賣出去了不少貨??鋸堻c來說,張蘭可是麻六記的招牌或者代言人,兩者關系緊密。
只是,事情沒有按照網友預想的方向發展。雖然張蘭和汪小菲的賬號被封了,但是麻六記的員工還在,這么多門店的賬號還在。
據悉,2月9日下午,位于北京apm購物中心的麻六記門口排起了長隊,線下門店的生意似乎并未受影響。
同時,麻六記在線上也有了新動作。雖然創始人被封號是負面事件,但是黑紅也是紅,有流量就用。
藍鯨新聞透露,2月9日,多個麻六記線下門店賬號在抖音開播,其門店員工在空余時間帶貨酸辣粉等自家商品。
圖源:微博
比如,濟南橫隆麻六記這個直播間,在2月9日的直播中,人數在線峰值超過2萬,躋身平臺糧油調味榜第四名。到了2月10日,該直播間在線人數依舊有1萬+。
圖源:抖音
很多賬號其實是在張蘭和汪小菲被封后才開始的直播帶貨,很明顯是要跟上這一波熱度。
比如麻六記合肥銀泰in77店這個抖音賬號,在近一年的直播記錄中,顯示是2月9日才開始的直播帶貨,此前并沒有直播記錄。
目前,麻六記的相關抖音賬號,在進行“矩陣式”大批量的直播帶貨。據統計,僅計算2月9日晚開啟直播帶貨的麻六記線下門店,數量超過25家,分別位于北京、廣州、西安、青島、合肥、成都等地。
大部分直播間的人數都在千人以上,部分直播間的人數超過5000人。雖說不少網友是來湊熱鬧的,但也是真的有愿意下單購買的。
據第三方數據平臺顯示,麻六記線上銷售額在輿論風波中并未受明顯影響,2月8日、9日連續兩日銷售額均超過250萬。
雖然大眾不滿張蘭和汪小菲的所作所為,但麻六記的相關直播間中,不少網友的態度還是比較友好,發布著“加油”“正能量”等彈幕,有鼓勵的意味。
此前,張蘭在被封號后還擔心:抖音的處罰,將會影響企業8000名員工背后的8000個家庭。
現在看來,麻六記及其員工并未受輿論的影響。不過,張蘭和麻六記關系緊密,其身上依舊有著較大的爭議性,后續該如何發展,也還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
張蘭和麻六記離不開流量
在主播遍地開花的時代,張蘭手握著汪小菲和大S之間糾紛的這張王牌,多次為其直播間帶來流量,也讓麻六記走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一開始,為了更好地宣傳麻六記的產品,張蘭親自上陣做自媒體,在抖音發布短視頻,同時直播帶貨,為麻六記帶來更多的曝光度。
只是,主播千千萬,張蘭也不是什么專業的主播,也沒有明星或者大主播的知名度,直播效果并不是很好。
但是,汪小菲和大S之間的離婚糾紛,讓張蘭的直播間嘗到了甜頭。作為事中人,張蘭多多少少知道點內幕,而大眾又喜歡聽這些豪門和明星的八卦。張蘭只需要稍微爆料一點或真或假的內幕,就能引爆直播間。
當時,張蘭抓住了大S和光頭的床墊、電費、鹵蛋等熱點事件,在直播間含糊的爆料相關內幕以及吐槽,吸引了眾多的吃瓜網友。
圖源:抖音
據相關數據,這一波熱度,讓張蘭一周內漲粉423萬,其旗下速食品牌麻六記酸辣粉銷售額超6000萬。
在這之后,張蘭直播間的內容,就離不開汪小菲、大S這兩人,那些家長里短的事情反復炒熱度。大眾在吃瓜的同時,也助推了麻六記銷售額增長。
只是,這一次張蘭翻車了。大S在2月2日去世后,“張蘭之箖玥甄選”賬號曾在2月3日和2月6日進行了兩場直播,這兩場直播的觀看人次分別為184萬和931萬,而該賬號平時直播平均觀看人次為130.5萬,2月6日直播的觀看人次達到了平均值的7倍。
期間,“張蘭確認汪小菲包機”“張蘭發文悼念大S”“張蘭在直播間哭了”“張蘭評論區回應大S去世”等詞條登上熱搜,張蘭的熱度可謂是居高不下。
不少網友認為在這個敏感的時期,張蘭不應再繼續直播,這個熱度不是張蘭應該蹭的,不少網友怒斥張蘭“吃人血饅頭”“為了賺錢毫無底線”“吃相太難看了”。
圖源:抖音
對此,張蘭并不在意,直接回懟網友的惡評:不怕黑粉不怕咒,因為一咒十年旺。幾個噴子想把蘭姐噴倒,做夢。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一時之間,網上各種真假消息滿天飛,輿論也發酵了起來,大眾的對張蘭的所作所為越發不滿。最后,還是平臺出手結束了這場鬧劇。
從抖音安全中心發布的公告可知,張蘭被封的原因是,其賬號“張蘭·俏生活”利用逝者惡意炒作營銷,推薦不實視頻,以獲取商業利益,并屢次發布不實、侵權內容,進行違規炒作,處罰后未有改正。
圖源:抖音黑板報
不過,張蘭并不認可抖音的處罰,其認為抖音應該如同法院一樣,若要進行處罰,就應該明確指出觸犯了哪一條規定,依據相應條款來決定處罰方式和期限。不能沒有明確規則,僅憑輿論就隨意處罰。
張蘭的賬號是否還能解封,張蘭又還能否回歸直播間,還得看后續抖音的處理。
我們能夠認清的是,毫無底線的炒作營銷,雖然暫時能夠帶來流量以及獲得短暫的利益,但最終還是會遭到反噬。
博流量無底線的行為急需整治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不少網紅或者主播為了獲取流量無所不用其極。
張蘭并不是個例,如今的帶貨直播間可謂是五花八門,什么內容都有,介紹產品信息只是最基本的。
一些主播為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在直播間上演情感大戲,將劇情和賣貨相結合。一些不知情的中老年人,信以為真,在不知不覺中就被騙下單了。
此前,快手上的千萬粉絲主播二驢,在直播時就上演了一出綁架毆打的大戲。一些不知情的觀眾擔心二驢的安危報警了,事后卻被告知這一切都是二驢為了炒作營銷編造的劇本。
還有一些網紅主播,為博流量在直播間生吞牛蛙、擺拍吃見手青等,誤導大眾,污染網絡環境。
這些行為應該遭到抵制,在1月19日,中央網信辦已宣布啟動為期一個月的“清朗·2025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
該行動旨在重點整治包括挑起極端對立、炮制不實信息、宣揚低俗惡俗、鼓吹不良文化、違法活動引流以及侵害消費者權益在內的六大類問題。
同時,平臺也應該加強對這些網紅的監管,及時處理這些低俗的內容。針對一些發布不實信息的賬號,抖音、快手等平臺已經采取了嚴厲的措施。為了打擊無底線博流量的行為,也出臺不少規則。
流量,是每個網紅都想要的。如果是通過正當的途徑、輸出正能量的內容來獲取流量,大眾會樂于接受。
但如果為了獲取流量,做出違法違規的行為,不僅大眾會不滿或斥責,平臺或有關部門也會出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