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的利潤,是規模、成本與單票價格之間微妙的平衡。
上市僅一年多,極兔速遞-W(01519.HK)迎來業績拐點。
3月5日晚,極兔速遞發布2024年年報顯示,其經調整凈利潤達到2億美元,且所有重點市場的經調整EBIT均實現大幅增長或轉好。其中,中國市場經調整EBIT首次轉正,達到1.5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近一半。
利潤顯著改善的背后,極兔速遞做對了什么?
業績會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話極兔速遞集團副總裁后軍儀。其認為,公司的戰略經營方向始終如一,2024年的經營結果是在預期之內。
中國市場量利齊增
中國市場的虧損,一度是外部對極兔發展的詬病之所在,但近兩年這種聲音正在逐步消失。
2024年,極兔速遞在中國市場收入達到63.9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2.2%,經調整EBITDA為4.3億美元,經調整EBIT扭虧為盈,達到約1.5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
公司認為,實現盈利主要得益于單票成本顯著下降。財報顯示,公司在中國的單票成本下降約11.8%至0.30美元。
具體來看,中國區降本措施除了包括增加自有車輛、更新迭代自動化設備等基建提升之外,還通過自研技術體系不斷提高信息化和智能化,提升全鏈路效率和員工技能。預計未來通過精細化管理能力提升,將進一步降低成本。
事實上,極兔速遞在中國起網并夯實基建,先后并購百世快遞中國快遞業務和豐網是兩條重要的注腳。
“無論是收購百世還是豐網,我們認為都是實現了公司既定的戰略目標。”后軍儀表示,收購百世后,極兔速遞在中國能夠為所有電商平臺提供快遞業務,同時加盟商及轉運中心資源也得到了補強。而豐網的收購則使得極兔速遞在對服務和時效方面有更高要求的客戶群體中增強了獲客的能力。
時至今日,極兔在中國全年包裹量達198.0億件,同比增長29.1%,日均處理量超5400萬件,增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實現件量與毛利雙增長。
正因此,2024年,極兔速遞正在從高速擴張的基礎上轉向精細化運營。
一方面,極兔速遞在中國的包裹量及市場份額持續增長,主要得益于與現有電商平臺的合作深化,同時服務質量及品牌形象的提升,也增強了公司整體的獲客能力。
另一方面,極兔開始脫離以價格為維度的競爭模式,其在中國市場價格策略開始更為審慎。
2024年末,快遞行業再次出現了價格調整,但極兔速遞管理層強調以利潤為導向,避免激進價格戰,轉而通過成本控制和服務升級維持競爭力。這種策略使其在激烈競爭中保持市場份額領先。“雙十一”期間,極兔在中國市場單日攬收6600萬票、同比增長25%,同時其全球單日攬收票量突破1億件。
放大本地化部署優勢
快遞業的“中國模式”在海外復制下來的收益是更可觀的。東南亞市場的營收為極兔的業績做出了重要貢獻。
2024年,極兔速遞在東南亞市場的收入同比增長22.3%至32.2億美元,經調整EBITDA達到4.6億美元,同比提升21.3%;經調整EBIT達到3.0億美元,同比增速達到48.9%。東南亞市場的包裹量達到45.6億件,同比增長40.8%。
值得一提的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東南亞,極兔的市占率較2023年進一步提高了3.2個百分點至28.6%,并繼續維持首位。
極兔將東南亞市場2025年市占率目標提升至30%,包裹量增長指引為25%到30%。
而今年前兩個月,件量的增長已經為全年的表現拉開了序幕。
東南亞市場的降本效果更為顯著,單票成本同比下降約14.9%。管理層預計,未來2-3年單票價格每年降幅為5%到10%,通過規模效應和經驗賦能降低成本,同時開拓非電商平臺業務以提升單票收入和利潤。
除了東南亞和中國市場,極兔速遞正在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墨西哥、巴西及埃及多個新市場拓展。
在2024年,極兔速遞新市場收入達到5.8億美元,同比增長76.1%。“通過不斷地加深對當地市場的政治、經濟、人文因素的了解,充分理解客戶需求,讓每一個地方的效率不斷提升,從而效益不斷得到改善。”后軍儀強調。
快遞行業的一大特征是規模效應。快遞行業的基礎設施建設要求非常高,極兔在每個市場都投入了大量資本進行網絡覆蓋、轉運中心建設和員工培訓。隨著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建設,公司希望業務量能夠盡可能快地增長,盡早實現盈虧平衡甚至盈利。
后軍儀強調:“在任何市場上,只要能夠保持好的服務和時效,競爭力就不會弱。”
在新市場,極兔速遞正與Shein、Temu、TikTok等國際化跨境電商保持緊密合作,并深化與當地本土電商平臺(例如中東的Noon、沙特的Salla等)的合作,一定程度地抵消了新市場政策變化對跨境電商的不利影響。
不可否認的是,在進入新市場的過程中,極兔也需要直面其他本地競爭對手。不過后軍儀認為,極兔速遞在不同市場上的戰略大方向一直是深耕本土化運營,即使在東南亞市場7個不同國家,極兔速遞也是根據當地市場的政治、經濟、人文等因素來因地制宜地細分戰略方針,使得每個地區的效率足夠高、效益足夠強。
這樣的戰略意義在于,即使后續開辟新市場,極兔也會根據當地競爭對手的優勢形成差異化競爭。比如UPS、DHL、FedEx這樣的國際快遞更多的是在當地提供對時效和服務要求較高的跨境商務件,而極兔的差異化打法則可能更注重服務電商平臺的跨境及本地業務,達到一定的體量、時效和服務質量成果后,再去陸續拓展本地的非平臺件業務,如個人業務和B2B業務。這種差異化策略使得極兔在開辟新市場初期避免了與國際巨頭的直面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