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廣東順心快運有限公司與深圳德坤供應鏈有限公司宣布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順心5.5億元戰略投資入股德坤。
過去半年來,融輝、興滿、中通智運等新玩家陸續進入大票零擔賽道,市場熱度升級。如今,順心捷達牽手德坤物流跑步入場,大票零擔成為新風口。
事實上,去年年底順心捷達便推出了大票零擔產品,該業務快速幫助網絡在業務規模、資源效率、時效成本等運營維度見效,此番戰略投資德坤有望快速通過大票零擔與快運網絡融合。
順心入局后,大票零擔市場怎么變?
順心5.5億元入股德坤 零擔市場再迎百億級玩家
大票零擔的風,又吹起來了。
在順心捷達剛剛舉辦的網絡大會中,順心捷達總經理吳雨軒在描述當前的行業背景時提到:存量競爭下,市場需求趨于平價化,加盟網絡的增長來自于邊界滲透。
2025年3月8日,順心捷達2025年度會議上順心捷達總經理吳雨軒演講現場;來源:順心捷達公眾號
這或許是其對戰略投資德坤物流的一個伏筆。
那么,順心捷達與德坤物流戰略合作后,大票零擔會有什么不同?
早在2016年前后,安能、壹米滴答等新玩家通過“模式創新+資本驅動”的方式在快運市場快速成網。這種增長態勢很快在相鄰市場復制,一批專線帶頭大哥跑出來,試圖用行動回答:大票零擔能不能成網的問題。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整合、聯盟、平臺之風,從華南、華東一路向北,并于2018年達到高潮,誕生了三志、聚盟、德坤物流幾張頭部的大票零擔網絡。
如今來看,這一時期可以看作是大票零擔網絡的1.0時代。有著專線基因的平臺,在帶頭大哥們的試錯中摸著石頭過河。
而這個過程中,各個平臺也形成了明顯的差異化標簽:三志為合伙人模式、聚盟為平臺模式、德坤則為自營模式。過去幾年,大票零擔市場相對平靜,頭部的幾張網絡也不斷吸引著符合自身基因的企業,從而加密網絡覆蓋。業內人士認為,德坤的直營模式雖然擴張速度較慢,但是走得最扎實。
從過去幾年的業績表現來看,德坤穩居零擔三十強前十名,其中,2023年實現50.10億元的營收,位居第9名。
德坤扎實的模式以及業務增長,使得其成立以來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2018年4月,德坤獲得來自海爾資本數億元的A輪融資;2020年5月,獲得5億元的新一輪融資。如今,又拿到順心捷達5.5億元戰略投資。
據知情人士向物流進化TransLog透露,順心捷達此輪5.5億元的戰略投資后,其將持有德坤物流30%的股份。以此推算,德坤的估值為18.3億元。
根據零擔三十強榜單數據,順心捷達以2023年55.06億元的營收位居第7名。順心捷達與德坤融合后,零擔市場將再迎一位百億級玩家,改寫零擔格局。
同時,隨著融輝、興滿、中通智運、順心捷達等玩家進入大票市場,網絡基因的注入,使得大票零擔網絡快速開啟2.0時代。
收并購入網順豐快速搶籌
作為國內快遞行業的領軍企業,順豐近年來持續拓展業務邊界,從快遞、快運到供應鏈、冷鏈、跨境等領域構建全場景服務能力。
在相鄰賽道找到最優標的進行收并購,是布局新業務的捷徑。而通過這種方式進軍新市場,正在成為順豐一套比較成熟的打法。
2018年3月,順豐以17億元收購廣東新邦物流71%的股份,成立了順心捷達,部署加盟制快運賽道獨立運營;8月,順豐與夏暉成立合資公司新夏暉,并在2024年更名為順新暉;10月,順豐以55億元的價格收購DHL在華供應鏈業務;2021年,順豐斥資146億元收購嘉里物流布局國際業務……
而此次為何戰略投資德坤物流?
順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大票零擔是產業鏈物流的重要環節,與德坤的合作將強化順豐在B端市場的服務深度,助力客戶實現從原材料到成品的一站式供應鏈管理。”
從產品策略上來看,戰略投資德坤后,順豐的大戰略版圖中補齊了大票零擔(單票300公斤至3噸貨物)業務。
這個公斤段里,市場整合的難度要遠高于快遞、快運等網絡形態。要知道,與安能、壹米滴答等網絡幾乎同一時期起網的幾個頭部玩家,整合的進度都相對較為緩慢。
相對而言,加盟制快運網絡,可以通過“中心直營+網點加盟”的模式,搭建框架,并通過投放政策的方式,在資本驅動下快速成網。
而大票零擔網絡,應對的是一個個專線老板,在業務模式之外,整合過程中還會遇到企業的合作模式、經營管理、利益分配、履約落地等復雜問題。因此,大票零擔的整合可謂是費心、費錢、費格局。
而過去多年里,德坤們相繼完成了市場啟蒙,同時,新玩家再造勢,將大票零擔整合的風再次吹起。尤其是加上過去幾年專線企業生存難度大幅提升,當“整合”成為必選項時,綜合業務模式、帶頭大哥、資金實力等多種維度,市面上正在給出不同的選擇。
而順豐體系的全產業鏈協同、殷實的資金底子、網絡化的形態,或許會加速德坤扎實的整合路徑。正如德坤CEO在簽約儀式中透露:“雙方將在智能分撥、末端配送及供應鏈金融等領域展開深度協同,共同打造高效、低成本的大票零擔解決方案。”
順心捷達新戰略“三網一體”
為了應對市場競爭,順心捷達在今年的網絡大會中,提出了應對2025年的新戰略:三網一體,即做強基礎網、做深融通網、做大大票網,全面滿足市場及加盟商的需求。
為什么要進行大票零擔的布局?順心捷達在發展規劃中將網絡的發展分成了三個階段:一是完善網絡、提升服務;二是關閉差距、穩定交付;三是規模能力、全面領先。
過去幾年,順心捷達快速擠入加盟制快運一梯隊,進入了第二發展階段。而要在一梯隊穩步前進,這一階段的順心捷達還要有幾個核心指標:
第一,追趕貨量規模。
快遞、快運是典型的網絡效應、規模效應的場景,無論是加盟制快遞,還是加盟制快運的頭部玩家,都用“產品同質化——自營自建資產——適當價格戰——擴大業務量——單票成本下降——市場份額提升”這樣一套增長路徑,驗證了規模效應驅動下的螺旋式上升。
第二,極致的成本管控。
與1.0時代的大票零擔網絡不同,2.0時代的大票網絡融入了快運的基因,這也就意味著對于大票零擔的業務布局,不是單純以貨量規模為目的。
一方面,需要形成多產品組合。對于末端加盟商而言,可以理解為小三方,他們手中有貨主端的各種需求,對不同的網絡又形成不同的標簽,從而根據貨主的需求去匹配不同的網絡。因此,“快運+大票零擔”從邏輯上,增加了加盟商的出貨口,從結構上增加了網絡的輕重搭配,是在加盟商與網絡的可持續增長中尋找到一個平衡點。
另一方面,用貨量驅動成本、時效與服務,幫助網絡打差異化。2024年底順心捷達便推出了大票零擔產品,而根據加盟商的發貨體驗來看,大家普遍認為貨量規模的增長,正在幫助網絡進行車線拉直、發車加密,從而體現為時效能力的提升。這種與大票零擔的融合,后續會陸續從成本、時效、服務等維度改善網絡。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前類似安能這樣的頭部網絡也曾嘗試過大票零擔業務,從長期的增長性、盈利能力等維度考慮的話,需要測試出一個運營模式的協同以及公斤段的臨界值。
據知情人士向物流進化TransLog透露,雙方已成立聯合工作組推進資源對接,計劃在半年內實現部分區域運力共享與系統互通。
市場關注點聚焦于順豐的末端配送網絡,能否與德坤的干線資源形成互補,以及數字化工具如何提升零擔運輸的透明度和時效性。協同效應充分釋放,這一合作或重塑大票零擔市場的競爭規則。
目前的大票零擔市場,有成熟的專線基因的大票零擔網絡,也有網絡基因的新大票零擔網絡,而順心捷達與德坤物流這種一梯隊玩家的戰略合作,成為了“快運+大票零擔”相對前沿的一次探索。
他們將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你們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