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零擔行業出現了兩大變化,一是備受關注持續火熱的大票零擔,吸引頭部企業紛紛布局,二是各家在產品升級迭代方面也在不斷推陳出新,直營快運升級重構產品體系,加盟快運爭先上線新產品。
比如順豐年后推大件即日/大件次晨/大件次日/大件隔日/大件普快等時效產品矩陣,德邦官網也更新特快當日/特快次日/大件隔日/卡航隔日/汽運普快等核心時效產品,順心和中通上線承諾達和放心寄新產品。
今天就一起來看下為何頭部快運都在爭先更新產品,零擔競爭格局又會有何變化吧。
直營產品變化 按時效區隔
一直以來,零擔行業中的頭部快運企業,大多都是按貨物重量來區隔自家產品,基本上都是按照快遞、包裹、小票、大票、整車的業務場景來劃分,也是因為不少企業都是快遞延伸到快運,或者快運跨界到快遞,其實這樣區分更多地是從企業內部角度出發,便于經營管理。
但是,隨著零擔行業的發展和快運企業的壯大,按照不同的業務場景,逐漸延伸出各種各樣的產品,航空產品、泡貨產品、重貨產品等層出不窮,以至于不同的產品歸屬于不同的組織負責,從而導致產品越來越復雜,內部組織間也越來越內耗,甚至出現產品打架造成自損的情況。
于是,簡化產品成了這兩年頭部快運企業的當務之急,尤其是直營體系的快運品牌,變化更為明顯,從以往的按重量區隔產品,調整為按時效區隔產品,這樣區分更多地是從客戶角度出發,便于客戶選擇。
調整前,按重量區隔:順豐快運0-3kg的核心產品主要是特快和標快,3-20kg是特快包裹和陸運包裹,20kg以上核心產品是順豐卡航和干配,500kg以上有大票直送,3噸以上則有整車直達產品。
德邦亦是如此,特快專遞和標準快遞主打3kg以內,大件快遞360則聚焦3-60kg,精準卡航和精準汽運則是以30kg為首重,主攻30-500kg小票市場,大票市場則有精準大票和整拼車產品覆蓋。
調整后,按時效區隔:順豐快運2025年3月26日官宣推出多層級大件時效產品矩陣,包括大件即日、大件次晨、大件次日、大件隔日、大件普快等5個產品,分別對應不同的時效,給客戶精準承諾。
德邦也是從2024年9月推出特快當日產品后,宣布產品時效全網升級,2025年5月官網及小程序全面更新,同樣按照時效區分為特快當日、特快次日、大件隔日、卡航隔日、汽運普快等產品,按時效展示。
看到這里,或許大家就會不自然地聯想到一家以限時速運起家的企業-跨越速運,同樣是專注零擔行業,跨越的四大核心產品當天達、次日達、隔日達、陸運件正是按時效來區分,更是精準到按小時承諾時效。
都是直營快運企業,此時的順豐快運和德邦,或多或少存在借鑒參考跨越的產品,無論是宣傳口號還是產品名稱,都是極其的相似。
加盟新推產品 時效件必達
除了直營體系的快運企業相互對標產品外,加盟快運同樣也在今年陸續推出屬于自己的時效產品。
2025年5月13日,順心捷達官宣“承諾達”產品全新上線,主打承諾未達,運費減免!主要從提速不提價、保障全升級、承諾未達減運費三個方面來區隔與其他產品的不同,率先在華東江浙滬皖上線。
例如華東流向互發,全程時長縮短4.3小時,時效節點調優800個以上,可以達到次日達時效占比超60%、隔日達占比38%,鄉鎮派送觸達率99.9%,當日簽收率98%+,擴容華東場地提升裝卸及中轉效率,拉直50條以上的直發線路,定點定時發車,來保障產品時效。
2025年5月21日,中通快運預熱“放心寄”產品即將上線,同樣承諾必達,超時必賠!主打更快、更準、更穩三大核心承諾,打造高時效性高穩定性的物流服務,預計將在5月26日正式上線。
通過快速通道全程優先,卸車效率翻倍,定點發車準時交付,平均時效可縮短7小時,對每票貨進行實時跟蹤超時必賠,延誤賠付率100%,業務主要覆蓋次日達,各環節精準管控專項保障服務時效。
其實再往前,安能物流在2020年就推出過“定時達”產品,壹米滴答也有對應的“壹諾達”產品,韻達快運也有“韻準達”產品,百世快運也有“橙必達”產品,無一例外,全都屬于承諾時效的中高端產品。
但是,加盟快運始終都未擺脫“低價”同質化的標簽,以致這些時效類的產品也都未真正成型,在行業內的競爭力也比較低,目前在內部貨量占比也極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也未得到市場及客戶的最終認可。
甚至到最后,這類時效產品不少都變成了總部罰款持續壓榨加盟網點的“工具”,追求更快的時效也成了很多干線司機的“噩夢”,時效未達減免運費基本上也是將成本“轉嫁”給一線,很多網點都不愿意推廣。
事實上,加盟快運品牌想要脫穎而出,又不得不進軍中高端市場,提速提服務降成本,也幾乎成了各家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如何做好高端時效件的運營管理,或許真是個不小的難題。
零擔競爭變化 誰持續領跑
無論是直營快運升級重構產品體系,還是加盟快運陸續上線時效產品,究其根本,還是當下的快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需要做出一些實質性的改變,才能確保自己的江湖地位不被后來者超越。
這里可以從引航咨詢發布的2025零擔行業排行榜來看,營收上三家直營快運排名未變仍穩居前三,貨量上六家加盟快運排名未變但有升有降,增速上營收及貨量持續領跑的是同一家。
首先看直營快運對比營收,2024年順豐快運、德邦快遞、跨越速運營收體量均在200億元以上,遠超后面的加盟快運(總部結算收入),順豐以417億元繼續保持排名第一,德邦和跨越緊隨其后。
但不容小看的是跨越速運,2023年的營收增速就高達32.2%,2024年依舊保持28.4%的增速,連續幾年都是保持30%左右增速,照此速度也難怪順豐和德邦忌憚,紛紛按時效區隔產品來對標應對。
然后看加盟快運對比貨量,安能物流和中通快運體量相當接近,也是穩居加盟貨量的前二名,剩下的壹米滴答、百世快運、順心捷達貨量也相差不大,排名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韻達快運則還需再加把勁。
貨量市占率變化來看,就幾家歡喜幾家愁了,安能物流和中通快運同樣提升最多,但壹米滴答和百世快運份額在下滑,尤其百世快運貨量甚至在負增長,順心捷達和韻達快運想要搶占更多份額,確實也不易。
最后看營收貨量增速對比,跨越速運不僅在營收上以28.4%的增速領跑整個零擔行業,而且貨量上也是保持超30%以上的增速,或許這也是加盟快運推時效新產品的原因,跨越已成行業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再有,在盈利方面,雖然各家快運都在2024年擺脫了虧損實現盈利,但其中最會賺錢的依舊是跨越,據了解2024年跨越利潤超20億元,現在再回頭看下,就不難理解為何快運企業都在加碼要做時效產品了。
“向跨越學銷售聯動”,年后王衛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快運競爭格局依舊充滿變數。
寫在后面的話
時間是企業的生命線!
物流行業本質上就是時間與空間的博弈,用時間來換空間的轉移,時效管理實際上才是物流企業效率的核心,任何產品的升級上新都需要復雜的運營體系來做支撐,誰能又快又穩,誰或許才能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