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呼嘯而過,2025年的下半年悄然開啟。
半年時間,快遞物流江湖發生了許多大事,讓人目不暇接的同時,也有太多的思考需要沉淀。在“新”與“舊”的敘事框架下,回顧這些行業大事件,或將對行業、對自身都能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
接下來,趁著上半年的回憶還未遠去,驛站老鬼從中擷取了10個關鍵信息進行復盤,為過去半年畫上句號,也希望給下半年的我們帶來一些有跡可循的思考。
大票零擔“風起云涌”
一個賽道火起來的預兆是什么?
巨頭紛紛入局,大佬親自下場。
很明顯,大票零擔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上半年,“水大魚大”的大票零擔江湖,突然闖進了一屋子的巨頭和大佬,個個實力不俗,且身經百戰。
先是,今年1月份,原壹米滴答創始人兼CEO楊興運也拉起了自己的隊伍,進軍大票零擔,成立了新公司“興滿物流”。
緊接著,2月13日,中通快運宣布:中通智運正式啟動大票零擔業務,將憑借強大的網絡資源(中通快運)和技術優勢,正式進軍大票零擔市場。
沒過多久,3月20日,順心捷達官宣,廣東順心快運有限公司與深圳德坤供應鏈有限公司正式達成戰略合作,5.5億入股德坤,瞄準大票賽道,鑄就規模之王。
一時間,大票零擔市場已是巨頭扎堆,大佬云集,變得炙手可熱。
在虎狼相爭的競爭格局里,就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誰能承載起“大票零擔做大做強”的期許?誰也說不準,誰也輸不起,但大幕已經拉開,拭目靜待下半年的好戲。
外賣江湖“三國爭霸”
“東”的一響聲,外賣 “三國殺” 閃亮開場。
今年2月份,京東接連甩出“王炸”,用高額餐補、全年免傭金,騎手交社保這一套組合拳,撬開了“三強爭霸”的外賣江湖格局。隨后美團迅速迎戰,強調在未來三年,將向餐飲行業整體投入1000億元。餓了么也不甘落后,聯合淘寶閃購加入戰局,并祭出“超百億補貼”。
在這之后,外賣“三國殺”大戰從“公關大戰”到“增速比拼”,反轉反轉再反轉,直到現在,也沒有停戰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
時間來到下半年,7 月外賣大戰逐漸升溫,淘寶閃購啟動 500 億補貼,美團 7 月5 日發布大額優惠券致系統崩潰并登熱搜,同日其即時零售日訂單量破 1.2 億單,這意味著外賣平臺日訂單量迎來關鍵轉折,首次告別千萬級規模,正式邁入億級時代,預示行業競爭將更激烈。
拼多多驛站“攪局”末端
今年年初,有關“拼多多驛站加速開城擴張”的消息,在快遞界傳得沸沸揚揚。
結合媒體報道的信息和多多買菜此前的布局,有幾個關鍵看點——
一是更名。多多買菜將快遞代收業務正式更名為“拼多多驛站”,而不是業界俗稱的“多多驛站”。從字面意思看,“拼多多驛站”的品牌命名,簡單、直接,外界一看便知是拼多多旗下的,與拼多多的關系綁定更深。
二是拓城。目前,“拼多多驛站”已覆蓋青海、吉林、浙江、湖北、江西、黑龍江、云南、福州等省市。此次正式推出拼多多驛站,明顯是準備“大干一場”,加速拓城。
三是合規。目前來看,拼多多驛站已經意識到政策合規性是實現規模化擴張的基礎,已經在多地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并通過地方子公司合規運營。
上述如此多的關鍵信息結合在一起,給外界留下了不小的遐想。如此密集的大動作,無一不顯示拼多多驛站的“來勢洶洶”且“勢在必得”。
笨鳥“起飛”大佬出山
快遞江湖永遠不乏“攪局者”,快運也一樣。
3月16日,經過長時間的籌備,笨鳥速運官宣:華東區域全面啟網。在這之后,笨鳥速運在5月份打通淘天等國內各大主流電商平臺,并進一步擴大全國布局,拓展華東以外的區域網絡。目前,笨鳥速運已在山東、福建、廣東、湖南、江西五省啟動招商,計劃9月底啟動五省網絡,與華東區域網絡接軌升級,形成更大范圍的東南區域物流網絡覆蓋。
整體來看,笨鳥速運與其他快運新玩家有些不一樣,大致有以下兩點——
一是市場定位很討巧。立足 5-100kg,比傳統的快運重量段要輕,又比常見的小件快遞要重。這套產品設計,在對戰快遞、快運巨頭時,有攻有守。
二是背景資源不簡單。同其他快運品牌相比,笨鳥來頭不小。其中,讓業界頗為震撼的是,快遞大佬奚春陽加入笨鳥速運董事會而且,笨鳥速運的核心骨干均在快遞、快運行業拼殺多年,實力不容小覷。
目前來看,笨鳥速運能不能“飛”起來,下半年是關鍵,不論結果怎樣,都值得關注和期待。
抖音“音需達”突然下線
4月10日,抖音電商突然發布“音需達服務”下線通知,讓快遞圈很多人倍感驚訝。通知內容顯示——
由于平臺功能升級,自2025年4月24日12:00 抖店后臺的“音需達服務”將全面下線,并于5月30日徹底關閉相關服務頁面。
全面下線,徹底關閉。這兩個“絕對詞”組合在一起,引發諸多猜測。掐指一算,自2022年9月推出到目前為止,抖音電商的“音需達”配送服務,也不過三年時間。彼時,“音需達”剛上線時被業界寄予厚望,在降低消費者因物流原因造成的退貨率與投訴率等方面做出了貢獻,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費者復購率與粘性,提高銷售轉化率。
至于具體下線原因,此次通知中并沒有提及。在老鬼看來,無論抖音電商又打起哪些小算盤,對于快遞行業的影響并不大。一方面體量不大,“音需達”并未大范圍鋪開。另一方面,“音需達”本就是一項付費增值服務,是可選項而非必選項。
目前,抖音電商方面也尚并未作出明確回應,后續是否會再次上線,又或者以其他形式回歸,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無人車掀起“價格戰”
任何一個市場,只要產業規模滾起來,就會衍生出很多形態。
快遞行業如此,無人車市場亦然。
上半年,火熱的快遞無人車就呈現了價格戰的苗頭——
前兩年,快遞無人車的售價普遍都要十幾萬以上,現如今卻成了“白菜價”。前段時間,九識E6發布,將無人車價格“殺”入2萬以內,僅需1.98萬元。最近,菜鳥推出新款無人車菜鳥GT-LITE并開啟預售,這款車定價2.18萬元,疊加限時優惠后,預售價僅為1.68萬元。
拼技術是表,拼規模是里。無人車企在價格上的“退”是為了尋求規模上的“進”。不把價格打下來,很難實現規?;虡I落地。
由此來看,價格戰并非無理性競爭,也并非快帶行業的專屬,而是市場份額、運營效率的戰爭,是為了獲取更大市場份額,通過規模效應進一步降低成本,夯實市場地位。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2025年頭部快遞企業采購量的不斷增多,規模效應下將進一步驅動價格下探,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無人車產業的發展。
順豐戰略重大轉向
在不進則退的“價值戰”競爭態勢下,順豐的緊迫感越來越強烈。
6月13日,順豐召開了年度股東大會。在會上,順豐控股系統闡述了2024-2025年戰略規劃,明確以“激活經營機制”、“深化解決方案轉型”及“加速國際化布局”為三大核心方向。順豐控股表示,順豐正通過組織變革與服務升級應對全球供應鏈重構挑戰。
具體來看,順豐的三大核心方向分別為——
1、激活經營機制
順豐于 2024 年啟動組織變革,總部從 “管理型” 轉向 “服務支持型”,更名為 “本部”,聚焦戰略規劃、標準制定、人才培養等職能。
2、從賣產品到賣行業解決方案
從2024年開始及以后的順豐,就是要進一步把服務從“產品化”向“行業化”深入,構建適配不同行業和場景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和標準化組合套餐,加速拓展各行各業供應鏈。
3、加速國際化布局
順豐“出海”提速,不僅可以擴大其航空運力網絡覆蓋范圍,提高國際競爭力,也為未來國際化網絡、供應鏈布局和業務長遠持續發展提供有效支撐,提升在國際物流市場的話語權。
中通航空正式成立
你方唱罷我登場,中國快遞的“空天之爭”,愈發熱鬧。
6月19日,中通航空有限公司完成注冊設立,注冊資本達6億元,備受業界關注。
眾所周知,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從郵政航空一枝獨秀,到順豐航空應勢而生,再到圓通航空疫鳴驚人、京東航空搶灘入局,菜鳥則借力“自建+整合(入股)”后來居上…
隨著“空戰”升級,不管是基于稀缺資源的卡位,還是立足市場競爭的需要,抑或完善生態圈建設布局,都在倒逼其他快遞企業盡快補齊航空領域的短板。
一直以來,中通都是以合作的方式來整合、強化航空資源。比如星聯航空(平臺)的組建,土耳其航空、太平洋航空聯合設立合資公司的嘗試等等,雖然動作頻頻,遺憾的是并沒有做出特色,也沒有形成協同優勢。
目前來看,中通航空的成立,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為中通時效的提升,也為其國際業務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支點,接下來的發力指日可待。這也意味著,未來中國快遞市場的“空天之爭”或將會愈演愈烈。
百世、達達退市
上半年,百世和達達的資本市場之路畫下“終止符”,讓很多圈內人唏噓不已。
3月10日,百世集團宣布私有化完成,并于3月10日暫停股票交易。
6月17日,達達集團官宣,京東已完成對達達集團的私有化收購,達達集團停止上市交易。
不過,老鬼想要提醒的是,私有化退市,是一個“結束”,更是一個“開始”。
達達私有化自愿退市,是現實考量,也是競爭所需。京東通過私有化可以避免財報拖累,同時也可整合達達的騎手資源。達達徹底融入京東生態并成為其零售和外賣業務的重要支撐,直接補充京東外賣業務擴張的運力缺口。
百世退市并非迫于壓力被強制退市,可以說是一個主動而為的舉措。此外,退市并不等于退場,只是失去上市公司地位,其他融資渠道并未關閉。百世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韶寧將繼續作為控股股東,主要股東結構亦保持不變。
無論如何,退市后的百世和達達能否實現“二次重生”,拭目以待。
又一“快遞新規”正式實施
在上半年的所有大事件中,影響最深的大事莫過于“新修訂的《快遞暫行條例》施行”。
6月1日,修訂后的《快遞暫行條例》正式施行,首次增設“快遞包裝”專章,填補了快遞包裝治理的制度空白,為快遞業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快遞包裝“瘦身”刻不容緩,規范治理也絕不是一句“空話”。修訂后的《快遞暫行條例》,直擊快遞包裝痛點,為行業治理提供了更堅實的法治支撐,也為快遞包裝領域帶來深刻變革。對于行業而言,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國家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不管你現在有沒有做好準備,都得積極擁抱和改變。
可預見的是,“新規”實施后,快遞包裝勢必、也一定會迎來“巨變”,快遞企業如何順應形勢變化,又如何順勢而變,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