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申通快遞公告擬收購浙江丹鳥物流100%股權,交易對價為3.62億元。
丹鳥物流系菜鳥集團旗下菜鳥速遞的運營主體,在國內提供半日達、次晨達、送貨上門等服務。2024年度及2025年1至4月,日均業務量均在400萬單以上,主要服務天貓超市與淘天平臺。
億豹網發現,隨著這項收購,行業兼并重組再次提速。內卷的價格戰之下,申通展現出瞄準“品質快遞”賽道的野心,而菜鳥則在加速虧損資產處理,戰略進一步聚焦國際物流和科技。
去年盈利超2000萬
旨在打造最具性價比的中高端快遞,菜鳥的自營快遞之路走的并不平坦。面對順豐與京東物流的競爭,2023年6月,菜鳥速遞橫空出世,并一度成為當年菜鳥重點打造的國內物流業務產品。
以丹鳥物流為班底,菜鳥速遞以直營與加盟相結合的形式迅速起網。2024年3月,菜鳥速遞宣布在全國近70個城市招募6000名快遞員,原因是“業務發展太快了”。公告顯示,截至2025年4月末,已在全國構建起包括59個分撥中心及2600余家網點在內的品質快遞網絡。
億豹網了解到,與全網型快遞企業相比,菜鳥的網絡密度顯得有些稀松。在追求規模效應的快遞行業,業務量若達不到數千萬票,幾乎很難實現全網盈利。
不過菜鳥速遞憑借日均400萬的業務量,在2024年實現營收123.51億元,利潤為2011.5萬元。但2025年前四個月,營收為29.65億元,虧損達2.3億元。
申通在公告中解釋稱,丹鳥物流出現虧損,主要由于起網時間較短,業務量尚在爬坡增長階段。前期投入及相關成本、費用未能顯著攤薄,導致規模效應未能充分發揮,盈利能力相對較弱,同時今年前四月,受到行業傳統淡季,業務量較少及行業價格下行等因素影響。
甩掉虧損的包袱,從主動退出國內快遞市場不難看出,菜鳥接下來將聚焦全球供應鏈、跨境物流、海外本地快遞、物流科技、物流園區等業務板塊。
實際上,自2024年3月底撤回上市之后,菜鳥一直在做戰略調整。當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就指出,將加大對菜鳥全球物流網絡的投入。菜鳥此后也多次強調,未來將緊密協同淘天集團和阿里巴巴數字商業集團,提升服務體驗。
兩網怎么融合引關注
目前,菜鳥持有申通快遞25%的股份,并擁有至2025年底前將持股比例增至46%的購股權。對于這場收購,在資本運作之外,申通在投資者交流中明確了多重戰略考量。
申通在公告中指出,丹鳥物流主打國內品質快遞及逆向物流,在攬派端上門率、時效性上具備優勢,2025年前四月綜合單票收入顯著高于申通的2.02元。
通過收購,申通可快速切入高端配送市場,抓住區域配送、即時零售等新興場景的機遇,豐富業務產品。交易完成后,公司產品結構、單票價格等均有望得到優化提升。
申通認為,這是公司提升服務品質、打造差異化優勢的關鍵一步。申通總裁王文彬曾在今年6月底舉辦的開放日活動上承諾“三年內申通快遞的體驗必須要做到第一,這是信心,也是我們的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條款設置中,雙方約定從5月起至交割日的盈利歸申通,若產生虧損由交易對方補償。隨著快遞行業逐步進入旺季,丹鳥物流的經營情況有望好轉。疊加交易完成后雙方產生的融合效應,未來標的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改善,并相應提升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億豹網認為,不可否認,過往菜鳥速遞在淘天等電商平臺的客戶積累、逆向物流場景的高滲透率,具備一些競爭優勢,接下來申通能否整合好這些資源,變成協同的優勢,將成為其加快品質快遞網絡構建,從而實現“超車”的關鍵。
雙方的合作之前就已打好基礎。早在2023年,菜鳥聯合申通宣布,啟動全國重點經濟圈物流升級計劃,推出智選倉配次日達服務。長期以來,雙方在菜鳥裹裹、倉配、末端等板塊一直處于戰略優先級合作。
此次交易完成后,菜鳥速遞將正式納入申通體系,未來菜鳥速遞是否保持獨立運營,申通是否借勢有更大動作,在反內卷的背景下,快遞行業格局重組的新一輪博弈正在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