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2025年7月29日,國家郵政局再次召開整治“內卷式”競爭座談會,直指行業痛點與頑疾。
反內卷高壓態勢之下,快遞股近期迎來一波上漲行情。與此同時,隨著申通收購菜鳥速遞,快遞行業競爭格局即將再次重塑。
要破除“內卷式”競爭,除了技術賦能、產品創新外,“出海”與“進村”,成為開拓增量空間、減少存量內卷的關鍵路徑。
當然,漲價作為“反內卷”的必要措施,效果更加立竿見影。7月中旬,義烏等產糧區傳來發貨費上調的消息,漲價幅度在幾分錢到幾毛錢不等,無論政策最終能否落地,但向市場傳導的信號已經非常明顯。
億豹網了解到,不可否認,在很多產糧區,不少快遞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仍然以低于成本價攬收。新一輪“反內卷”號召以來,各方已在采取積極行動,但最低1元的發貨價仍遍地開花,這些特價件讓末端派件網點痛苦不堪。
值得注意的是,《價格法》近期啟動修訂,劍指低價傾銷。其中對低價傾銷作出明確界定,即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或者強制其他經營者按照其定價規則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
類似于快遞惡性價格戰,如果是為達到排擠競爭對手、獨占市場的目的,不僅經營者本身不能低價傾銷,而且“強制其他經營者”低價傾銷,也是違法的。這是對當下“內卷式”無序競爭——卷低價、卷補貼、卷傾銷,以及“平臺請客,商家出錢”等行為做出直接規制。
另外,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將于今年10月15日起施行,其中新增了規范“內卷式”競爭專條,平臺經營者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平臺內經營者,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兩個法律將形成立法的協同效應,在價格立法、市場公平審查、反壟斷等多個層面上治理“內卷式”競爭與無序的低價傾銷。
放眼到快遞行業,從近幾個月的數據不難看出,當前“以價換量”策略邊際效應遞減,繼續降價對增量需求拉動有限,反而直接侵蝕總部及加盟商利潤。
在政策引導下,行業無序競爭有望邊際好轉,“反內卷”政策托底行業價格,韻達、申通、極兔等加盟制快遞企業將從中受益。疊加四季度傳統旺季來臨,價格企穩將顯著改善企業盈利空間。
這一影響從資本市場也不難看出,近一個月以來,快遞股呈現集體上漲態勢,其中極兔近一月漲幅超過50%,申通超過40%,韻達、圓通接近20%。低估值背景下,“反內卷”政策可能帶來快遞板塊估值修復,企業競爭力提升。
億豹網發現,除了漲價,業內正在期待更多的“反內卷”舉措落地,包括打擊黃牛、遏制罰款、禁止刷單、制定最低派費標準等等。
回顧近年來快遞行業競爭階段,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2019年之前,行業處于集中度不高且快速增長時期,雖是價格競爭,但行業整體利潤仍在擴大,包括加盟商在內,末端的利潤處于歷史高位。2020年以后,隨著新的競爭主體加入,行業惡性價格戰爆發,末端亂象層出不窮。
隨后,多地連續出臺多項政策打擊惡性價格戰。2023年政策整體不干預、局部有托底,維護市場價格底線。2024年8月,國家郵政局召開規范市場秩序、提升服務質量專題會議,提到堅決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2025年以來,產糧區特價件不斷拉低行業均價,總部、加盟商經營壓力均較大。在各行各業“反內卷”大背景下,快遞行業積極響應,力圖改變“增量不增收”的行業窘境,但多方呼喚具體的舉措應盡快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