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漲價年年有,今年來得有點早。8月初,繼義烏小幅漲價之后,第一產糧大省廣東迎來大幅漲價。
按照相關“反內卷”要求,廣州、佛山、中山、深圳等地0.1公斤發貨價格不得低于1.4元,揭陽、汕頭等潮汕地區同步跟進,這意味著各家在現有價格基礎上上漲0.4-0.5元,漲幅高達50%。
億豹網發現,作為快遞業務量第一大省,廣東若以此為依據實施,此輪漲價幅度不可謂不大。按照相關部門要求,各家均不得低于1.4元成本價攬收,否則將遭受重罰。
低于成本價競爭,將涉嫌低價傾銷。無論是近期開始修訂的《價格法》,還是10月15日正式實施的新版《反不正當競爭法》,均對這一行為提出嚴厲打擊。
與此同時,在漲價基礎上,特價件的派費有望上漲0.1元不等。有廣佛地區網點表示,末端派費已經上調1毛錢。
目前各大快遞已開始落實相關政策,但具體執行情況如何,仍有待于觀察。
億豹網了解到,有消息顯示,按照相關工作部署,義烏、廣東之后,其他地區漲價將隨后展開,一元發全國的低價時代或將一去不復返。
不過有業內人士擔憂,此輪漲價與之前一樣,剛開始異常高調,給客戶下發漲價通知,結果客戶選擇其他快遞,最后導致漲價不了了之。在電商同樣內卷的情況下,不少賣家的利潤來源于快遞費,如果快遞行業無法統一行動,漲價將再一次成為鏡中花。
也有聲音表示,快遞漲價將影響業務量增速,倒逼電商經營者洗牌。這些擔憂倒大可不必,首先電商的內卷同樣需要治理,再者,電商經營者的利潤更不能以犧牲快遞行業利益為前提。
“漲價沒輪到,降派費首當其沖?!本驮诓簧偃似诖岸藵q價,帶動派費上漲的連鎖反應時,進入8月份,多家快遞企業下調了非產糧區派費,與之前相比,派費下調幅度在收窄,幾分錢幾分錢往下降,末端網點進入“溫水煮青蛙”的煎熬階段。
不少網點老板呼吁,與其在產糧區漲價,不如制定最低派費標準,來保障末端穩定。漲價執行起來非常困難,但最低派費容易推廣,如果達不到標準,相關部門就可以處罰,從而倒逼前端漲價。
億豹網認為,快遞競爭進入相持階段,無論對于總部還是末端來說,在業務量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誰也無法一口氣吃掉競爭對手,馬拉松比賽,比的就是補給與耐力。
整治快遞行業“內卷式”競爭,不僅需要加強政策引導,建立行業信用體系,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更需要鼓勵促進技術創新,讓快遞企業主動跳出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