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漲價的同時,快遞員社保權益有望同步落地。
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相關司法解釋,其中明確,任何“不繳社保”的約定均無效,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保為由解除勞動合同,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今年初,京東外賣、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相繼宣布為小哥繳納社保,盡管形式不一,但騎手群體無不為之叫好,看病與養老都有了保障。
外賣小哥都要有社保了,快遞行業至今尚未有明確的推進時間表,450萬快遞小哥何時才能享有社保福利呢?
“主動放棄社保”無效
針對實踐中存在的用人單位規避社保繳納、勞動者主動放棄社保等問題,司法解釋作出明確規定:無論雙方協商還是勞動者單方承諾,任何“不繳社保”的約定都是無效的。
億豹網了解到,在快遞網點,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加盟商為了降低用工成本,與快遞小哥簽訂“自愿放棄社保”聲明,小哥為獲取眼前更高的工資,雙方一拍即合。
這種看似“雙贏”的做法,實則對雙方都暗含風險。一方面,加盟商未繳社保的行為構成違法,最終不僅須補繳社保,還須支付賠償金,可謂“因小失大”。另一方面,小哥放棄社保后,一旦遇到工傷、失業等情況,將陷入保障“真空”。
當天發布的一起典型案例中,朱某于2022年7月入職某保安公司,雙方約定公司不為朱某繳納社保費,而是將相關費用以補助形式直接發放。朱某認為公司此舉剝奪其法定權利,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
法院審理認為,雙方有關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約定無效,判決該保安公司支付朱某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這一案例的發布給用人單位敲響了警鐘:社保權益絕非可“協商”的籌碼,也不是“可交易”的私人契約,侵犯勞動者權益的企業終將付出代價。
億豹網發現,在快遞實踐中,有的加盟商與小哥約定,將派費中的一部分轉變為社保補貼來規避風險,比如在小哥每票1元的派費中,有4毛錢作為社保補貼,如果小哥要求網點補繳社保,則需退回4毛錢的補貼。
最高法明確,在行政機關責令用人單位補繳社保之后,如果用人單位已經把社保費以補助的方式,支付給了勞動者,是可以要求返還的。但用人單位需要給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通常為每工作滿1年支付1個月的工資,不滿6個月的支付半個月的工資。
誰來承擔費用
根據勞動法及社會保險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保費。這一義務具有強制性,旨在構建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為勞動者的養老、醫療、工傷等基本權益兜底。
最高法提示,本司法解釋將于9月1日實行,沒有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在此之前及時繳納社會保險費,避免承擔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責任。
億豹網認為,盡管行業尚未出臺小哥社保的明確政策,但最高法的喊話,已經釋放出明確的信號,那就是快遞加盟商作為獨立的用人單位,必須依法依規運營,合法合規用工。
另外,對小哥群體的社保知識普及同樣重要。很多小哥對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政策不了解,導致他們對繳納社保的積極性并不高,小哥更愿意手持現金流。
社保不僅是一種經濟保障,更是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有社保的工作更加穩定和有保障,也會增加小哥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對于網點來說,與小哥簽訂勞動合同,明確勞動關系,為其繳納社保,盡管會增加開支,但會很大程度上保障隊伍的穩定性。
但一個無法忽略的事實是,在一輪輪降派費的環境下,末端網點已經舉步維艱,如果大范圍強制社保,在派費無法上漲的情況下,既不現實也很難推進。
羊毛出在羊身上,很多小哥擔憂,一旦要求繳納社保,自己到手的派費又將大幅縮水。眼下小哥大都是年輕人,覺得過好當下才最重要,未來誰也說不好,管不了退休后的事情。
小哥社保的繳納現狀,反映了新就業形態下社會保障制度與傳統用工模式的深層矛盾。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策創新、企業責任落實與個人觀念轉變的多維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