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行業反內卷、反低價競爭要動真格了。
自7初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提出治理低價無序競爭”以來,由中央定調的行業反內卷之風迅速吹向快遞業,各地相關部門聞風而動,強勢介入低價競爭。
7月29日國家郵政局座談會再次重申旗幟鮮明反對內卷式競爭”,整治末端服務質量和農村違規收費問題,強調企業主體責任和網絡穩定。
此外,正在修訂的《價格法》、1015日實施的新版《反不正當競爭法》,紛紛將低價傾銷納入法律禁止范圍,違法處罰力度顯著升級。
終于,快遞業迎來國家層面定調,隨著漲價聲此起彼伏,內卷下的從業者似乎即將迎來曙光。
法律托底,各地強勢提價
春江水暖鴨先知,政策風向一動,“產糧區”率先反應,浙江義烏主管部門發出號召快遞漲價幅度在0.1–0.3元區間這一舉動被解讀為終結1元發全國時代”。
而后,占全國快遞業務量近25%的廣東跟進,要求快遞企業不得低于1.4/票(0.1kg)攬收,漲幅更是高達0.4–0.5元,違規者將面臨重罰。這次提價,是廣東省快遞業近幾年以來最大漲幅,目標覆蓋深圳、廣州、潮汕等核心產糧區。
同時,全國各省開啟聯動,跟進醞釀,福建、云南、四川等地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發聲,要求摒棄內卷式價格戰,嚴查鄉鎮違規收費
發現,非產糧區的網點則更關注派費情況,如果總部提價收益沒能同步增加末端派費,那么基層生存壓力仍舊未解,末端仍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在反內卷的行動中,快遞企業也因為業務屬性不同,被自動分為了兩類。
6月份主要快遞企業單票價格來看,直營模式的順豐單票價格為13.67元,遠高于2元區間的通達系,也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順豐和通達系所選賽道不同,順豐一直是以商務件、中高端電商客戶為主,時效與品質要求本身就決定了成本投入,順豐單票價格低不了,而通達系主要是普通電商件,也是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
相比普通電商市場,中高端市場客戶對價格不太敏感。順豐經過30余年的耕耘,才占據了大部分高端市場份額。
正是看到了中高端市場的潛力,通達兔快遞也相繼推出中高端產品,主打送貨上門與派前電聯,但目前來看,效果并不明顯。
撕裂生態,苦價格戰久矣
實際上,行業苦價格戰久矣,而從業者、商家、消費者則一直在承受內卷惡果。
首當其沖的就是加盟制企業本身,一季報顯示,部分快遞企業單票凈利潤僅0.04元,陷入增量不增利的困境,甚至出現成本倒掛現象。
內卷之下,“8毛發全國”就注定是發一單虧一單。這導致的嚴重后果就是一線網點生態鏈斷裂,加盟商不穩定,快遞員流失等多重問題。
億豹網認為,在爭奪市場份額的較量中,低價競爭→利潤下滑→壓榨末端→服務降級→客戶流失→進一步降價,形成難以打破的“囚徒困境”后,利潤被價格戰消耗,陷入低水平競爭,行業整體何談轉型升級。
這也是為何,7月以來,對于內卷、價格戰的反對聲音進入高潮,政策強勢介入要求企業提價、嚴打低于成本價攬收。
但是,以長期主義視角來看,僅僅是提價,對于快遞業反內卷還遠遠不夠。
反內卷后,新路徑在哪里
站在社會達爾文理論視角,優勝劣汰,才是符合市場健康向上的商業邏輯,也是行業穿越時代周期必然遵循的發展規律。
按照快遞企業現有的市場格局,京東物流主要為京東電商服務,極兔伴生拼多多,處于相對統一競爭環境里的,是順豐和通達系,而順豐目前在營收規模和品牌口碑,處于行業領先位置。
拆解順豐樣本,或許能夠為業內提供一條反內卷的新途徑,又或許也可以為“提價”后的通達系提供參考方向。
首先,順豐走的是專注高端市場的路徑,在友商單票價格一降再降的壓力下,順豐不卷價格卷價值,進村、出海,開拓機場與高鐵站、旅游景區等新興寄遞場景,從而跳出價格戰思維。
億豹網了解到從順豐前段時間的股東大會上,也透露出目前兩個方向:一是從“賣標準產品”到“賣解決方案”為各種行業客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第二就是國際化,幫助客戶在海外建立物流能力,繼續強化自身國際能力建設,滿足客戶的出海需求。
也就是說,想要把高價產品賣出去,讓商家用戶買單,讓客戶覺得值得,那么服務質量必須跟上。從時效、包裝到最后一公里配送,以至于快遞員服務態度,都影響著商家和用戶的下一次選擇。
需要重視的是,順豐的戰略方向,自上至下的執行力同樣值得研究。以此為樣本,證明高端化非空中樓閣,而是可以通過直營管控、航空壁壘、技術投入與員工激勵形成正向循環。
因此,想要重構行業價值邏輯,政策外力只是“救急”,最終還是需要快遞“生態自救”。
“卷時效、卷價格”已經是上半場,到了快遞發展的下半場,也許“卷服務、卷價值”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才是行業未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