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1日,是第16屆“全國肢殘日”——“8”代表輪椅,“11”代表拐杖,倡導全民關愛肢殘人群體,提升他們的權益保障。
2025年夏天,由中通快遞集團出資,為錢高、牛鵬菲、侯海明三名殘疾人快遞員免費安裝智能義肢,小哥們多年的心愿終于成真。
倔強的快遞人生
“稍等啊我還在工作,等會兒聯系你。”夏季正午時分,湖南中通長沙星沙二部網點內,38歲的小哥錢高操著一口長沙普通話,他一手接著電話,一手熟練地分揀包裹。這個普通人看來再平常不過的動作,對錢高來說卻意義非凡。
錢高用左手擰開了瓶蓋
錢高的左手是一只智能仿生義肢——這只手,他等了20年。
關于缺失的左手,錢高的記憶已經有些模糊。“大概20年前,我進入當地一家工廠上班,因為一次操作失誤,機器軋斷了我的左手。那時候太年輕,整個人很頹廢。”
然而生活仍要繼續,康復后的錢高嘗試了各種工作。“我干過倉管,也干過保安,反正很多,記不清了。”直到2013年,隨著網購風潮興起,錢高經朋友介紹加入長沙星沙二部,成為網點的首批快遞員之一。
搬運包裹、分揀快遞……這是快遞小哥的日常,比別人少了一只手的錢高,要付出的努力卻不止一倍。分揀動作慢,錢高就到得比別人早,“那時候件沒現在這么多,我早點到,一點一點分揀總能做完。”
憑著這股拼勁,每天6點半到崗分揀的錢高,硬是將派件效率做到與常人無異。
“相同大小的片區,錢高每天派件量甚至比一般人要多點,大件四五十公斤的貨,他就用右手和殘臂一點點搬。”網點負責人表示。
“我想給兒子一個擁抱”
在中通獲得了體面的收入和生活,但錢高的心里依舊有些“缺失”。
社區居民對錢高的智能義肢連連稱贊
他開始帶著傳統的“美觀手”(無功能義肢)生活,成了家、當了父親,卻始終無法完成許多常人眼中的小事:做家務、陪伴孩子運動,甚至擰開一瓶礦泉水。他想要一只真正的“左手”。
2022年中秋節,中通快遞啟動“快遞小哥的100個愿望”主題活動,面向全網快遞員征集最真摯的心愿——錢高在心愿卡上寫道:“我想要一只功能型義肢。”雖然當時因為技術原因暫無法實現,但錢高的愿望一直被集團記錄在冊。
念念不忘,終有回響。2025年6月,中通快遞集團出資為殘疾人小哥購買杭州六小龍之一——強腦科技的智能義肢,錢高的夢想終于照進現實。
“我終于能用左手給自己點根煙了。”錢高揮動著裝好的仿生義肢,不斷演示機械手的動作——這只手的外形仍是機械模樣,內置傳感器,通過殘肢的肌肉收縮觸發指令,可以靠肌肉信號控制,能抓握、切換手指模式,配套的手機APP還能訓練動作精度。
有了“左”手,錢高可以嘗試很多以前想做的動作——用機械手幫妻子拖地,給父母燒一頓飯……當然他最想做的,是用雙手給兒子一個擁抱。
錢高第一次用左手摟著妻子
“以前覺得活著就行,現在想試試更多可能。”錢高的下一個心愿是換一輛新的快遞車,他說買車的錢,就準備靠這只新“左手”掙來。
被重視、被關愛
“現在送件越來越輕松了,很開心很幸運,希望以后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山西中通太原大東關網點快遞員牛鵬菲撫摸著新安裝的左腿說道。
在山西太原和吉林白城通榆縣,中通也分別為牛鵬菲、侯海明兩位小哥免費安裝了左腿和右腿智能義肢。
侯海明進行適應性訓練
牛鵬菲和侯海明都已經加入中通6年以上,日均派件超300票,之前他們穿戴著普通假肢每天要走2萬多步,不僅步伐踉蹌且上下臺階多有不便。
“裝完新的仿生腿,我特別激動,新的智能義肢走起路來輕快多了,之前的普通義肢膝蓋彎曲很費勁,腳踝也轉不動。裝上新義肢后,腳踩在地上能使上勁,重量也是之前義肢的一半,現在得勁多了。”侯海明說。
“在中通,能感受到我們快遞員被重視、被關愛,這份情我們會記在心里”——這是牛鵬菲、侯海明和錢高共同的心聲。
牛鵬菲安裝左腿智能義肢
“全國肢殘日”的設立旨在提高社會各界對肢殘人群體的關注,培育“平等、參與、共享”的社會氛圍。
中通快遞集團也將持續落實助殘惠殘工作,幫助更多一線快遞員實現夢想,創造美好新生活,用行動詮釋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