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我國物流行業82%的運量依靠公路運輸,但在成本與環保的雙重夾擊下,干線物流企業利潤率已經被壓縮到極其敏感的程度。
快遞行業降本增效的大環境下,加快干線車輛智能化與電動化進程,成為快遞企業不二的選擇。2025年4月,申通購入首批36輛新能源重卡,并很快嘗到了其帶來的甜頭。圓通則相繼投入100臺智能重卡,跑出“智駕接龍”模式提升時效。
前7個月,新能源重卡累計銷售8.22萬輛,同比大增191%。對快遞企業而言,干線運輸場景成為最適用的試驗場,而困擾電動重卡的中長途續航和補能體系,也在加快建設。
6年可節省57萬元
今年4月,申通首批36臺新能源重卡正式投入江浙滬23條核心干線運營,成為全國首家規模化應用新能源重卡的快遞品牌。
申通在引入電動重卡短短兩個月后,運營數據出爐:以上海到淮安單向375公里線路為例,該線路車輛月均行駛里程約11000公里,600度電量的電動重卡單公里電耗可控制在1.2度以內,單公里電費低至0.8元,相較于傳統油車1.8元的單公里能耗成本,每公里直接節省1元,單輛車每月便能節省1.1萬元。
億豹網按此測算,若利用夜間谷電充電,1.5-2年即可彌補與燃油重卡的購車差價。在車輛8年使用周期內,剩余6年可為快遞公司節省能耗成本57萬元。這對精打細算的快遞企業而言,降本效應極為明顯。
在市場與政策的“雙輪”驅動下,新能源重卡發展迅猛。7月份,全國新增新能源重卡1.62萬輛,同比增長185%。1月份至7月份,新能源重卡累計銷售8.22萬輛,同比大增191%。
同時,結合往年數據來看,新能源重卡滲透率持續走高,從2023年6月份5.69%的滲透率,到2024年達到14.82%,再到2025年6月份已經達到了26.07%。其中,純電動重卡成為我國新能源重卡主流產品,銷量占比達到90%以上。
嘗到甜頭的申通,接下來的計劃是,先跑通長三角區域,然后逐步向珠三角、長江中游、京津冀、成渝貴等區域復制。這些區域普遍具備三個條件:線路密集、路程適中、場地資源集中。三四百公里的中短途干線,幾乎是為電動重卡量身定做的應用場景。
“經濟性是關鍵因素,政策也起到了推動作用。”據申通快遞車隊車輛研究人員王章濤介紹,新能源車的購置價格約為燃油車的兩倍,以上海今年推出的政策為例,若淘汰國四車購置新能源車,理論上購車成本可與燃油車持平,不過申通因缺乏國四車指標,若通過其他渠道獲取,28萬補貼將被分走一半,真正讓申通下定決心的還是運營中的成本價值。
續航焦慮有望解決
“當電動重卡續航里程突破600-800公里,燃油車在快遞市場將失去最后一片生存空間。”這是王章濤的判斷,也是快遞行業對未來能源格局的共識。
億豹網發現,但快遞重卡的電動化落地,面臨一個最大的痛點,就是續航焦慮。充電與換電成為最主要的解決方案,目前充電重卡和換電重卡銷量比例保持在7:3左右。兆瓦級超充設施與重卡換電站,正在各地密集布局。
以快遞場景為例,當前普遍400多公里的續航水平,車輛在中途補能時往往恰逢用電高峰期,高昂的峰電價格大幅削弱了電動重卡的成本優勢。但是,若續航里程提升至600-800公里,車輛可實現12-13小時的連續行駛,補能時間恰巧在平電時段,將徹底釋放電動重卡的經濟潛力。
7月22日,寧德時代旗下騏驥換電宣布江西省內12座換電站同步開工,沿著華東通往華南的高速公路展開覆蓋,將服務三通一達、安能、德邦等快遞物流企業。
騏驥換電CEO楊峻表示,采用騏驥底盤換電的重卡,按照全年跑10萬公里來計算,單公里比油車節省0.62元,相當于一年多掙6萬元。跟LNG比,單公里節省0.2元,相當于一年多掙2萬元。
對快遞企業而言,車輛迭代帶來的不僅是成本優化,更是安全與定制化的全面升級。申通數據顯示,智能重卡的應用使事故率降低60%-70%,車道保持、前碰撞預警等安全配置大幅提升運輸安全性,為司機與貨物提供雙重保障。
無獨有偶,早在2024年,圓通就投入首輛新能源重卡,往返于合肥中心和蚌埠中心之間,全程約155公里,滿載續航里程300公里,支持充電及換電兩種模式。
圓通也在積極探索干線智能化,盡管沒有大規模布局純電重卡,但圓通采取“智駕接龍”模式前后投入100臺智能重卡,將部分干線運輸的組織方式由傳統連續雙人駕駛,調整為科學劃分區段、司機輪替接力的方式,提升了運輸效率和人車調配靈活性。
以“鄭州—東莞”線路為例,傳統模式下需要4臺車、8名司機全程雙駕,單程1514公里左右、耗時超過22小時,車輛與司機全程綁定,勞動強度較高。
而在“智駕接龍”模式下,依托智能輔助駕駛,這條線路被科學拆分為“鄭州—湖南永安服務區”和“永安—東莞”兩段,每段里程約740–850公里,單人駕駛8–9小時即可完成任務。在永安服務區完成車輛交接后,司機可原地休息24小時左右,進入“做二休一”的良性循環節奏。
億豹網了解到,截至目前,該模式已覆蓋26條干線,設立19個接駁驛站,累計行駛數百萬公里,服務范圍遍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核心經濟區。按照計劃,圓通將在年內將“智駕接龍”拓展至50條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