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廣東、義烏快遞漲價之后,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周邊省份,相繼接力漲價,接下來更多省份正在跟進之中。
行業要想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高質量服務,而良好的服務需要合適的利潤來兜底。近兩年來,不少一線網點虧損成為常態,已嚴重影響行業健康發展。
億豹網認為,漲價成為緩解痛點的最快藥方,盡管不能徹底除根,但給一線留出了喘息的機會。如何確保漲價能夠在末端順利執行,平衡好企業利益和市場需求,將會是業內一大挑戰。
對于非產糧區網點來說,在全國發貨費漲成一片的情況下,漲派費成為他們唯一的訴求。
“產糧區的確漲價了,但來自產糧區快件的派費還是5毛錢。”一位網點老板擔憂,即便形成大范圍的派費上漲,也會被省區截留一部分,末端網點并沒有話語權。
一個尷尬的現實是,不少地方不僅沒有等來派費上漲,反而迎來新一輪的派費下調。“總部早在6月份就發通知了,提示八九月份會降派費0.05元,讓網點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不斷降派費的背景下,已有一些網點撐不下去,更多的網點仍在苦苦支撐。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網點轉讓無人接手,有的加盟商無奈只能退網止損,甚至有的加盟商選擇在網絡上直播維權。
億豹網發現,通過漲價省份各大快遞發布的通知來看,幾乎出自同一模板,只有落款的企業名稱不同。這顯示出一個扎心的事實是,鑒于當下的行業競爭形勢,沒有一家快遞企業敢于率先漲價。即便發起漲價,也是行政手段的統一規定動作。
如果總部不取消業務量考核,漲價計劃很難長期達成一致動作,隨著各品牌之間報價差越來越小,網點通過漲價實施自救難度較大。
更為關鍵的是,即便部分地區發貨費漲價,若相應的派費不上漲,對大部分網點來說,漲價的實際意義不大,網點派費上漲才是保障末端穩定的關鍵因素。
綜合來看,快遞漲價之所以難,仍在于包郵體制的障礙,涉及市場競爭、結構矛盾、網點運營壓力、消費者習慣以及政策與監管等多方面因素。但對任何行業來說,一分錢一分貨,一分價格一分服務。
漲價只是緩兵之計,并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短期內,快遞企業需通過服務升級或產品分層建立漲價合理性;長期來看,行業整合與競爭模式轉型才是破局關鍵。
億豹網認為,因此,漲價只是第一步,也是見效最快的治療手段,接下來應加快構建一個可持續、可平衡的產業生態,實現快遞企業、電商平臺、加盟網點、消費者的利益均衡。
當前,快遞行業正處在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的關鍵時期,能否借勢反內卷行動,抓住此次變革的機遇,將決定著這個行業的前途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