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快遞開啟漲價的同時,派費暫未有上漲跡象,一個群體的生存狀況似乎被忽視了,那就是鄉鎮網點。
一家鄉鎮網點負責人王亮對《快遞觀察家》吐槽說,河南駐馬店某縣的一級網點,已經7個月沒有向鄉鎮代理結算派費,鄉鎮網點都在苦苦支撐,自己也是靠網貸度日。
在派費不斷下滑的這兩年,鄉鎮網點成為最無助的存在群體。他們一方面要完成一級網點的派件任務,另外還要分攤任務量、包倉費等指標,層層加碼的各項考核正在成為壓死鄉鎮快遞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亮介紹,一級網點老板也沒有跑路,只是每次都強調公司持續虧損,導致無法支付鄉鎮網點派費。由于王亮同時還在經營三家快遞的代理,在網貸的支援下,勉強能維持運轉。即便是這樣,他也沒有拖欠手下4個工人的工資。
“我們這個代理點在這家快遞,每個月大概有1.2萬左右的派費,但一級網點要扣掉2500元左右的罰款與包倉費,到手大概八九千左右。但從今年起,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每個月要扣掉1050元的包倉費,我們覺得也不合理。”
王亮說,自己這個鄉鎮人口較多,代理點每天總共有2500件左右的派件,100個左右的收件,派費都是5毛一件,但需要自己去縣城拉貨,一天兩趟總共80公里,雇了4個工人,再加上妻子也在幫忙,每天起早貪黑,幾乎全年無休。
“每次去縣城找老板要錢,老板也在說,自己也是靠貸款運營網點,并且把房子都抵押了,他說現在做快遞的沒有幾個不貸款的,不貸款做快遞的老板,一定不是個好老板。”王亮苦笑著表示。
他回憶說,之前做快遞利潤還是可以的,但從前年開始,派費由原來的1元/票降至0.8元/票,后來又降到0.6元/票,今年直接降至0.5元/票,不出意外可能還要繼續降。
讓王亮不解的是,現在各地攬件都漲價了,派費何時能上漲呢,哪怕是一毛錢,也能解決燃眉之急。
《快遞觀察家》短視頻平臺上,不少鄉鎮網點人吐槽:一票5毛的派費還要去縣城拉貨;如果不是為了生存誰愿意二次收費;末端派費低且長期拖欠,想讓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
快遞服務發展到今天,日均業務量突破5億件,早已不是民生小事。鄉鎮快遞代理本屬于服務農村市場最后一公里的毛細血管,卻也不幸淪為價格戰下的犧牲品。在發貨量與價格戰的雙重壓力下,一級網點不得不將包倉費轉嫁到鄉鎮代理與承包區,減輕網點壓力。
《快遞觀察家》發現,一個尷尬的現實是,鄉鎮快遞本來是快遞服務末端的最弱單元,理應得到更多的關照和扶持,如今卻成為燙手山芋無人敢碰,鄉鎮網點如果不靠轉讓費,實現投資回本基本上很難。
行業的激蕩,無論是降派費還是增考核,網點無法改變,只能被動接受。但最后的現實肯定是,一部分網點留下,一部分網點離場,經營鄉鎮快遞的從業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早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