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社保,不敢生病,不敢出意外,這曾是快遞外賣小哥群體的普遍寫照。
數據顯示,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超2億,其中只有25%繳納社會保險。變化始于今年3月,京東率先為騎手“上社保”,成為國內首個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平臺。
近期,美團、餓了么相繼召開懇談協商會,平臺將補貼50%社保費用,覆蓋百萬小哥。外賣騎手作為占比最大的人群之一,其權益保障的推進,對于快遞行業來說,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日前,蘇州郵管局聯合市總工會、市委社工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愛勞動者身心健康行動方案,為快遞員等勞動者構建健康安全防護網。方案要求,推動快遞行業勞動合同簽訂和社保辦理,實現應簽盡簽、應繳盡繳。
億豹網發現,多地也推出了類似的方案,但落地的鮮少。對于400萬快遞小哥來說,尤其是加盟體制小哥,社保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多年來,快遞員與加盟商、總部之間的勞動關系復雜而模糊,成為推進小哥社保覆蓋的最大障礙。

在快遞企業中,京東物流成為唯一一家與所有快遞小哥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五險一金”的公司。目前,已有1200多名快遞員從京東退休,并領到了退休金。
正如劉強東所言:“我們也希望他們能長期跟京東走下去,而不是趁著你年輕力壯,跟我干5年,等你老了回老家干不動了,我就不管你了。”
那美團的社保方案,快遞企業能否借鑒呢?按照美團的辦法,平臺對當月收入達到就業地相關繳費基數下限,且近6個月有3個月滿足該條件的騎手,補貼50%的參保費用,餓了么也大體類似。這也就意味著小哥只需承擔一半的參保費用,如果代理商再出一部分,小哥繳納的比例就更低了。
億豹網認為,同樣作為新就業群體,快遞總部完全可以參照外賣平臺模式,設定類似的考核條件,比如每月派件量不低于多少件,由總部補貼一定比例的社保,其余的由加盟商與小哥共同承擔。相信這樣的解決方案,大多數小哥是喜聞樂見的。

相比美團、餓了么動輒幾百萬活躍騎手,快遞企業的小哥數量普遍在30萬上下,總部犧牲一部分利潤為小哥補貼社保,相信可以大大提高末端的穩定性。參照京東物流的邏輯,通過提升運營效率與組織效率,把社保成本差彌補回來。
也有聲音認為,針對小哥群體,社保制度也要進行相應改革。比如,繳費檔次可以更多,最低基數適當降低,最低繳納時長也可以更靈活,按照繳費時間和水平來對應社保金的領取水平,以及加強不同地區的統籌等。
美團在福建泉州、江蘇南通試點的方案特征是“無前置資格限制、無參保地點限制、無時長單量限制、無跑單類型限制”,也就是說,支持騎手自主選擇在戶籍地或就業地參保繳費獲補;無時長單量限制;面向所有類型騎手開放,不因騎手的熟練度、工作年限而有所區別。
這大大提高了參保的靈活性,降低了參保門檻,即便是將跑外賣當作過渡工作的零工,也能保持養老保險繳納的連續性。
也有聲音表示,快遞加盟商作為獨立法人,自負盈虧,應該自行承擔小哥的社保費用。但同樣道理,外賣代理商何嘗不是自負盈虧呢?平臺經濟本來就是共生狀態,一榮俱榮。

羊毛出在羊身上,很多小哥擔憂,無論哪種模式,一旦要求繳納社保,自己到手的派費又將大幅縮水。一個無法忽略的事實是,在一輪輪降派費的環境下,末端網點已經舉步維艱,如果沒有總部的支撐,單靠網點的力量,社保覆蓋幾乎不可能實現。
億豹網發現,在外賣平臺相繼拋出解決方案后,快遞企業集體沉默的背后,反映出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和困境。但隨著政策監管的不斷完善,快遞企業終將無法回避這一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南方多個城市的干部,穿上外賣服、快遞服,騎上電動車進行新一輪“沉浸式調研”。可以預見,這個問題將很快提上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