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抖音電商相繼宣布,今年雙11大促于10月9日正式開啟,天貓則選擇6天后的10月15日揭幕,一年一度的快遞大戰即將登場。
電商平臺的促銷周期一再拉長,凸顯出電商內卷之下的增速乏力。同樣在快遞領域,業內似乎已經不再關注業務量能否創下新高,而是全面漲價之后的行業旺季,將何去何從。
億豹網發現,但快遞人絲毫沒有放松的時間,從9月份開始,行業已逐步進入旺季節奏,單日業務量峰值已超過6億件。面對即將到來的雙11大戰,你還對業務增量、利潤增長、收入增加有所期待嗎?
先看一下電商大促的時間節點,其中,京東大促從10月9日晚8點持續至11月14日,長達37天;抖音電商“中秋&雙11大促”,活動整體時長達57天;天貓雙11則選擇在10月15日開始,且今年僅有一波預售期,預售尾款支付時間段為10月20日晚8點至10月24日。
從中不難看出,與去年類似,今年雙11的業務量高峰時段,大概率仍會出現在10月下旬,而單日業務量高峰仍將在雙11當日。
2024年雙11當日,全國共處理7.01億件快遞,創下歷史新高,是日常業務量的151%,同比增長9.7%。整個活動周期(10月21日至11月11日)全國共處理127.83億件快遞,日均處理量是日常的125%。
按照目前的趨勢,盡管業務量增速有所放緩,但不出意外,今年雙11業務量仍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或許對于快遞企業與從業者而言,當行業價格戰全面叫停,淡季開啟漲價,業務量不再是考量的核心指標,如何鞏固淡季的漲價成果,如何讓末端網點與一線小哥在旺季獲得更多,成為業內關注的重點。
很多人關心,旺季快遞還會繼續漲價嗎?
億豹網了解到,剛剛經歷過全國性漲價之后,很多地方并沒有真正落實政策,僅在廣東、河北、義烏等核心產糧區價格相對堅挺。旺季來臨,這些產糧區再次漲價的難度較大,反而是之前沒有漲到位的區域,有望借助旺季實現真正落地。
快遞漲價不僅關系到快遞行業反內卷,也涉及到電商產業的轉型升級。可以想象,快遞之所以漲價難,就在于動了其他人的蛋糕。
近日,江蘇省高院等部門發布市場監管領域典型案例,其中一起快遞公司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案,引發業內關注。某市5家快遞公司合資組建一家總公司,統一制定攬件價格、分配快遞單量,并進行成本利潤分析。此舉導致電商企業,尤其是中小電商議價權缺失,市場公平競爭受到影響。
隨后,該市市場監管部門認定,5家快遞公司及總公司構成“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對6家主體各罰款15萬元,總計罰款90萬元。
二審法院進一步明確,經營者雖享有自主定價權,但需遵循公平、合法、誠實信用原則。本案中5家快遞公司主觀有串通故意,損害電商與消費者權益,違法價格法相關規定,證據充分、量罰適當。
億豹網發現,反內卷是行業必答題,但快遞企業串通漲價,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還是那句話,對于快遞行業來說,只有真正破除包郵體制,打造分層服務,才能真正掌握行業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