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曾金玉接手湖北武漢經開區網點,面對這個從以前共配體系拆分出來的網點,競爭壓力大、包裹派件難和運營成本高三大難題馬上擺在他面前。但到了2025年上旬,經開區網點已成為降本增效、完成智能化升級的優秀網點,全國各地兄弟網點也慕名前來學習。
短短一年,武漢經開區網點是如何完成這場華麗蛻變的?曾金玉說,順應市場主動調優,做好網點智能化建設,是破局的最優方案。
自建末端
暢通“最后一公里”
面對嶄新的湖北武漢經開區網點,曾金玉首先面對的就是建立末端網絡,解決網點派件難問題。
曾金玉
“我們經開區網點每天有14000票派件、1500票收件,如果還是依賴以前的共配驛站,就很容易被‘卡脖子’,尤其是鄉鎮件,三方派件成本太高,必須自建系統。”曾金玉說。
為了完善這條主動脈上的每一根毛細血管,曾金玉深入下轄的每個街道和鄉鎮,調研考核門店負責人資質,逐步建成了中通主控的末端派送體系。目前,武漢經開區網點下轄43家末端門店,100%實現直分直送。
智能升級
全面提升派件效率
為進一步提升派件效率,降低派件成本,曾金玉從接手網點伊始就致力于推動派件流程智能化、無人化。
為全面實現直分直送,2024年10月,經開區網點配備了76個格口的自動翻板機——每天早上7點,網點一天的快件就已經按照不同的末端地址分揀完成,接下來就給交無人車完成派件工作。
“1臺無人車跑鄉鎮站點、1臺車跑城區門店,每天三趟,一共可以運送約3000票快遞,油錢、人工費用降了,效率還提升了。”
曾金玉算了一筆賬:網點的鄉鎮派件占到總派件的10%,鄉鎮到網點的距離都比較遠,以前網點只有一名司機,油車派送,除了跑鄉鎮還要兼顧市區的3個門店,時效慢、成本高。配備無人車后,網點只需1名普工負責把分揀好的快遞裝車,還省去了司機費用,無人車全自動直達門店,每天的油費成本變成電費,一個月就省了3000多元。
南莊村兔喜門店負責人陳苗也說:“有了無人車后,我們門店接收快遞的時效提前了2小時,每天早上9點半到貨,客戶的體驗更好了。”
解放人力
提升門店、小哥收入
每個兄弟網點負責人到經開區中通學習時,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投入產出比”。
“網點買設備、上無人車,的確需要投入,但只有勇于投入,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進一步提效率、降成本,也能整體提升一線快遞員的收入,這樣網點才能穩定、長久。”曾金玉說。
目前,經開區網點已在下轄的43家末端門店配備了近4000個快遞格口,由傳統貨架轉型而來的有4家,新建設的無人門店有4家。
無人柜的設置,大大提升了快遞員的投遞效率,不僅讓傳統件量少、距離遠的門店有了全新的解題思路,還讓小哥省出了更多的時間攬收利潤率更高的散件、逆向件。
打通末端、直分直送、智能升級,經開區網點的“三板斧”讓競爭壓力大、包裹派件難和運營成本高這三個難題不再是困擾。回望過去一年走過的改革路,曾金玉笑著說:“每個來我這里的兄弟網點都覺得派件難、取件難,但在我看來,只要轉變思路,都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