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接到施一公院士的電話后,就堅定了報考西湖大學的決心。”
今年高考,重慶中通長壽網點快遞員文麗娟的兒子萬鑫宇考出了677分的高分,毅然報考了民辦院校西湖大學,文麗娟也經歷了從不解到接受,再到欣喜的心理變化。
文麗娟和兒子萬鑫宇
“兒子很有想法,他的理想就是投身咱們國家的半導體材料技術研究,科研報國。”文麗娟說。
一通電話,修改志愿
提起兒子,文麗娟的話語里滿是驕傲。
“我兒子從小就優(yōu)秀,高中的時候兩次獲得化學競賽省市一等獎。我們夫妻倆文化程度都不高,學習全靠兒子自己。”
兩年前,文麗娟來到中通長壽網點,成為了一名一線快遞員,“因為快遞工作很忙,兒子住校讀書,有時候一個月都見不到他一次,但他就是很自覺、很獨立。”高三時,文麗娟一度提出陪讀,被兒子拒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節(jié)奏。”兒子說。就連高考當天,兒子也堅決不讓母親送考。
但兒子萬鑫宇的獨立在填報志愿時著實讓文麗娟“心有余悸”。按照母親原本的設想,兒子應該是中科大保底,全力沖刺清北,但就在填報志愿截止前,一通電話改變了兒子的想法。
“那天正好是北大強基面試,填志愿下午6點截止,孩子5點接到了施一公院士的電話,和孩子聊了未來的愿景和學校的承諾,但我們當時并不知道。”接著,萬鑫宇決定改變志愿填報,將西湖大學填在了第一志愿。
西湖大學錄取通知書
“我當時并不了解西湖大學,聽到他自己改了志愿,我真的特別生氣,非常不理解,想讓他復讀,甚至說’斷絕關系‘。因為當時復旦和上海交大招生辦也聯系了我,就算無法去北大,也能就讀頂尖985。”文麗娟說。
“我相信孩子的選擇“
帶著滿肚子的疑惑,文麗娟開始上網查詢西湖大學的資料,她這才了解西湖大學是我國第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民辦新型研究型大學,校長是施一公院士。
“我越查資料,心里越感覺兒子是不是對的?然后西湖大學的黨委書記也加了我微信,和我聊了一天,讓我更加相信孩子的選擇。”
對于自己就讀西湖大學的理由,萬鑫宇說這是他和施一公院士的“秘密”,“我立志在西湖大學學習半導體材料技術研究,改變我們國家目前落后國際頂尖水平的局面。”
文姐一家全家福
今年,西湖大學在重慶市招收了10名學生,和文麗娟一樣抱有疑惑的家長不在少數,如今文麗娟已經化身西湖大學的“義務宣傳員”,“我告訴其他家長,不用擔心孩子的選擇,他們都比我們有想法,要尊重他們,相信學校。10年、20年后,時間會證明孩子們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