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還沒亮,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千佛鎮金子鄉,一家不足20平米的圓通“圓夢家園”驛站早早亮起了燈。王松柏端坐在板凳上,身體前傾,準備開始一天的快遞工作。作為一名身體重殘患者,這個“家門口”的圓通驛站,是他努力經營了十二年的事業。
王松柏自幼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癥,骨骼異常脆弱,經歷過反復骨折,長期臥床。童年時,當同齡人已經在校園奔跑,王松柏還只能待在床上。直到12歲,他才和妹妹一起開始上小學。頻繁的骨折讓他在六年級時就中斷學業,生活長期陷入困頓。
后來,王松柏從電視上看到殘疾人創業的報道,從中獲得啟發。在堂姐幫助下,他找到一位同樣身患殘疾的手機維修師傅,經過三個月的學習,在家鄉開起了一家手機維修店,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2013年,王松柏敏銳地注意到了家鄉快遞服務的“空白”。他做了仔細的問詢和調研,選擇加入圓通,將自己的手機店變成圓通的鄉鎮驛站,既可以繼續經營手機維修業務,也可以幫助鄉親收寄快遞包裹。剛開始,他與客車司機合作,讓包裹搭上客車,從縣城運到鄉鎮。后來,司機退出,王松柏也沒有就此放棄,而是果斷地雇人接手運輸,維持了這條重要的快遞線路,“我只是站不起來,腦子是很清楚的,做起事來也靈活得很!”王松柏自信地說。
2021年,圓通“圓夢行動”助殘項目(*詳情見下方簡介)惠及王松柏的驛站。在圓通總部和四川省區的業務指導和資源支持下,驛站業務量顯著增加,王松柏也變得更加忙碌。
如今,驛站日均處理百余件快遞:貨車運來的包裹卸下后,他的母親負責搬運,王松柏坐在板凳上,半蹲著操作手機錄入信息,并手寫標記收件人的手機尾號——這是他為了快速查找包裹想出的辦法。
當鄉親來取件時,王松柏熟練地使用圓通自主研發的“行者”和“網點管家”等數字化工具精準定位包裹位置,借助一支激光筆準確指出包裹所在,省去了彎腰翻找的麻煩。
王松柏說,這家“圓夢家園”不僅支撐起了他全部的生活,更讓他建立自信,找到人生價值的承托——他思索驛站的經營,守護鄉親的包裹,保障家人的生活,這一切都在這個驛站生根、發芽。這一切也幫助他積極地、廣泛地與人接觸、交流,融入社區生活。那個因身體原因一度感到沮喪失落的他,早就不見了,現在就是一名家人依賴、鄉親信賴的快遞驛站站長。
“以前一個人總胡思亂想,現在忙得根本連沮喪的時間都沒有”,忙碌的工作給王松柏帶來了充實和自信。
王松柏的故事,是眾多圓通殘疾人員工的縮影,是社會眾多殘疾人奮斗者的縮影。僅在四川,德善圓通事業就為近千名殘障伙伴提供了包括“圓夢家園”驛站、辦公后勤、快遞中轉操作、居家客服等在內的多種崗位。他們在各自工作中實現價值,也傳遞德善圓通積極向上、勇毅前行的力量。
*“一人就業,全家幸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圓通黨委書記、董事長喻渭蛟說過,殘疾人雖然身體有殘缺,但不缺夢想、不缺意志、不缺才華。殘疾人事業是高尚神圣的事業。幫助殘疾人就業創業,既是圓通“服務社會、強企為國”使命的具體體現,也是實施“德善圓通”和“用人屬地化”的具體舉措。
讓圓通更智慧,讓員工更幸福,讓人生更精彩。“圓夢行動”是圓通速遞與中國殘聯聯合發起的公益助殘項目,依托圓通網絡資源和行業優勢,助力殘疾人及家庭就業創業、自立自強,共同打造新時代高質量助殘共富新模式。從2021年啟動至今,已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累計為20000多名殘疾人及家屬提供培訓、就業和創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