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客戶要求越來越高,我意識到,要發展,就必須先進行一場自我革新。”談及網點的標準化建設,韻達云南曲靖麒麟網點負責人常小平的語氣里透著一股謀定后動的沉穩。
如今,常小平的網點已是另一番景象:4000平方米的現代化操作場地上,50余名員工精神飽滿,20余臺大小車輛形象統一。自2022年啟動網點標準化建設以來,這里不僅成了韻達全網標準化7S管理的標桿網點,更讓常小平經營得滿意又順心——客戶服務到位、包裹攬派順暢、員工工作輕松高效。
繪制發展新藍圖
“過去場地有限,設備落后。”常小平坦言,標準化建設的第一步,就是重新選擇并規劃好網點未來的發展平臺。

他認為,要加大投資,為網點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石。“2022年,我們租賃了4000平方米的新場地,并投資200萬元引進了230個格口的自動化分揀設備。”常小平介紹說。
這套自動化分揀設備成為了韻達云南麒麟網點的助力器,是提升網點核心能力的關鍵。常小平介紹道,“它不僅讓我們的分揀效率提升了1.5倍,更重要的是,把我們的員工從重復、繁重的勞動中解放了出來。大家工作輕松了,才有更多精力去思考如何把服務做得更好。”
塑造專業形象
“一個專業的團隊,外在形象必須是統一的。我們的車輛、操作場地、辦公室、員工休息室,甚至是每一塊指示牌,都是展示給客戶的‘第一張名片’,直接關系到客戶對我們的第一印象和信賴感。”在常小平看來,硬件升級只是基礎,軟件和形象的標準化,才是凝聚團隊向心力、贏得客戶的關鍵。為此,他又投入了約30萬元,對網點操作場地和辦公場地進行了形象升級。
首先是“流動的名片”——車輛。2022年起,韻達云南麒麟網點新購置的車輛全部噴涂統一規范的韻達車身廣告。“所有進入網點場地的車輛,都完成了車身廣告的標準化。”
其次是“固定的窗口”——分部和門店驛站。所有新建的網點門店驛站,門頭全部采用統一的鋁制標準招牌。“先標準化,再開展業務。”這個看似嚴格的要求,卻在短時間內讓網點末端形象煥然一新。

“你看,我們現在辦公室美觀大氣,操作場地有專門帶空調的休息室,各種指示牌清晰明了,區域制度看板一目了然。”常小平自豪地說,“環境好了,員工心里舒坦,工作的精氣神都不一樣。”
將標準化融入日常
“網點標準化建立起來不容易,要長期保持下去,就需要把它變成每個人的日常習慣。”為此,常小平還建立了一套管理體系。
韻達云南麒麟網點安排了專職的清掃人員,并將維護的責任落實到了每一個人身上。日常,設備維護人員在每天操作結束后,都會對自動化設備進行全面的維護保養。操作部則制定了一張精細的“排班值日表”,不僅劃分了每個人的衛生區域,還安排了輪流值日,在每天早晚兩次操作結束后,對操作場地進行打掃和檢查。
“很多客戶來我們這里洽談業務,看到我們的綜合實力,都說‘把快件交給你們,我們放心’。”常小平說,完成網點標準化7S改造后,網點服務能力、操作質量,以及客戶的認可度都獲得了明顯提升。
“做韻達這么多年,也相信它會發展得越來越好。我愿意提前投入,把基礎打牢。”談及未來,常小平的眼中充滿了信心,“有了一個標準化的好平臺和一支優秀的團隊,我相信未來的路會越走越寬,取得更大的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