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騎手關先生接到一個跑腿訂單,要求將一條鱷魚從荔灣區運到番禺區某飯店。關先生稱當時商家告訴他運送的是一條沒有生命的鱷魚,但送貨過程中鱷魚又“活”了過來,還將他的拖鞋抓壞了。
9月4日,關先生在某平臺上接到一單跑腿單。關先生稱,他開電動自行車到達商家地址后,商家自覺地把需要運輸的鱷魚放到他電動自行車的踏板上。“他們叫我快點送過去,客戶在等,這是一對一的專送,我只能送這一單,不能接其他單。”關先生還表示,商家當時告訴他鱷魚是死的。
關先生稱,他在洛溪橋發現鱷魚是活的。“在機動車道上有減速帶,車輛顛簸可能震醒了鱷魚。加上天氣很熱,太陽很猛,后來鱷魚就開始在尼龍袋里翻滾。”關先生稱,鱷魚掉落在地上,在尼龍袋里掙扎。
關先生表示,當時距離目的地只剩三公里左右,想咬牙堅持一下,畢竟要賺錢,所以就把鱷魚搬回電動車的踏板上繼續行駛。“還沒到洛溪橋下坡階段,它又動了,再次掉到地上。”關先生說他立刻打電話給商家,咨詢為什么鱷魚是活的卻不告訴他,現在鱷魚還在動。“商家建議我用腳踩住它,這樣它就不會動了。”關先生說,他用腳踩住鱷魚,但鱷魚在掙扎時弄壞了他的鞋。
“我覺得沒辦法再送了,因為第四次掉地上時,由于下橋車速快,鱷魚與地面摩擦,導致包裝袋出現很多小破損。”關先生說,當時他看到鱷魚的嘴、尾巴和爪子,覺得太危險,無法繼續配送,于是就報警處理了,此時,發貨方也以“貨物丟失”為由報了警。
關先生稱,報警后,發貨方指責他“不應該做跑腿”,收貨人表示不需要鱷魚了,讓他把鱷魚送回商家處。
在運回的途中,鱷魚第五次掉地,麻包袋的破口更大了,關先生覺得非常危險不敢徒手處理,只能再次報警,交警快速安排了工作人員來幫忙處理。后來,派出所派了幾名輔警過來,交警用摩托車將鱷魚運到空曠地方,等貨主提供地址,讓收貨方自行來處理鱷魚。
對于此事,騎手關先生表示,“如果我知道是活的,以這種包裝方式,我根本不會接單。”據悉,跑腿單26元,12公里。“我沒理由為了26元去運一條活鱷魚,正常邏輯都不會這樣做。”
涉事鱷魚批發部老板則回應稱,自己從未說過鱷魚是死的,一般他們發貨都只是用繩子綁住鱷魚嘴巴,單條用尼龍袋包裝,多條才用木箱,幾乎每天都會通過跑腿配送,從未出過問題。
記者查閱了2024年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的《廣東省鱷魚人工繁育與利用管理暫行辦法》,進入批發零售市場的活體鱷魚必須保持捆綁、蒙眼、木箱或鐵籠裝載。
貨拉拉平臺回應稱,該訂單用戶下單時并無備注貨物類型,騎手接單后發現貨物為鱷魚,并沒有取消訂單,仍堅持運輸,雙方均違反了平臺規則。
目前騎手個人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損失已與商家達成協商賠償:由于鱷魚損壞了關先生的鞋子和耽誤了工作,在警方的介入和調解下,商家賠償了200元給關先生,雙方達成了和解;平臺也已對用戶和騎手進行教育,后續也會加強對禁止違規運輸貨物的教育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