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武漢公交漢口火車站西院場站,倉庫管理員張姝玥正在掃描快遞件,分發給快遞員。這是今年湖北順豐速運與武漢公交集團簽署深度合作框架協議以來開設的第6家“公交快遞驛站”。
今年3月,武漢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湖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簽署深度合作框架協議,宣布在人力資源共享、運力復用、場站融合、品牌共建四大板塊開展深度合作。
武漢公交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波介紹,作為華中地區最大的公交運營商,武漢公交集團擁有運營線路500余條、車輛7000余臺、場站170余處,日均服務市民超160萬人次。順豐速運作為中國及亞洲最大、全球第四大的綜合物流服務商,具備完善的物流網絡與管理經驗。雙方基于“資源互補、互利共贏”原則,可在多領域融合發展。此次合作推動公交閑置運力、場站和人力資源全面接入快遞網絡,既能充分利用城市公交資源,又能降低順豐物流運營成本,同時提升末端配送效率,推動城市交通與物流行業的創新發展。目前雙方已在漢口火車站、武昌火車站、武漢東站、江漢區復興村、漢陽區鄧甲村、南國明珠6個公交場站設立了順豐派送點。
在武漢東站西廣場公交場站的順豐派送站點,近40名轉崗員工快速適應新角色,開通僅兩個月,人均日派件量從初期30單迅速提升至80單以上,部分優秀員工日均派件量甚至突破100單,服務能力和效率顯著增強。網點業務量也由每日200余單穩步增長至最高1500余單。由公交車維修工轉崗的員工姜龍在漢口火車站的網點從事快遞派送工作,他說,這次轉崗為自己提供了新的職業發展路徑,實現了“崗位增值”。這些員工在新崗位上延續了公交人嚴謹、踏實、親和的服務精神,迅速成長為快遞業務中的骨干力量。
在武漢東站西廣場公交場站的順豐派送站點,員工正在分揀快遞。陳祺民 攝
武漢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借助武漢公交與湖北順豐的優勢資源形成需求互補,通過明晰發展定位,厚植全新業態,將有力推動武漢公交從“公共交通運營服務商”向“城市交通綜合運營商”轉型。
近日,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一體化規劃創新團隊相關人士認為,“公交+物流”模式是時代變革的產物,充分體現了交通運輸市場要素資源的深度融合與高效利用,雖然面臨著諸多挑戰,但只要在法律法規、制度政策、商業模式、安全監管、技術創新等方面與時俱進,不斷探索資源整合和協同發展新模式,同時牢牢守住安全運輸底線,必然會給現代化城市建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