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顯示,豐巢創始人兼CEO徐育斌近日因身體原因已正式提出辭職,辭職后不影響豐巢的正常運營。南都記者就此向豐巢方面求證并咨詢CEO繼任者,對方未予否認,但也未提供更多信息。
公開資料顯示,徐育斌自2015年4月起擔任豐巢首席執行官,加入豐巢前,自2006年12月至2015年3月,他曾就職于順豐速運的多個部門,擁有超20年物流行業相關從業經驗。2015年,徐育斌發現快遞末端配送高峰期與收件人偏好取件時段不匹配的痛點,從而創立了豐巢科技,旨在優化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的體驗并以創新的方式解決這一長期存在的痛點。
豐巢總部設立于廣東深圳,旗下產品服務覆蓋物流快遞、社區服務、廣告媒介等領域,依托智能柜提供最后一公里交付等解決方案。工商資料顯示,豐巢在2015、2016、2017、2018、2021年先后獲得多輪融資,順豐、申通、普洛斯多輪參投,投資方還包括韻達、中通、鐘鼎資本、福杉投資、啟盛投資、鼎暉百孚、紅杉中國等。2024年8月,豐巢提交港股上市招股書,被視為有望沖擊“快遞柜第一股”,豐巢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徐育斌持股公司2.21%的股份。
招股書援引行業報告稱,按2023年收入計,豐巢是中國最大的末端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截至2024年5月31日,33萬組豐巢智能柜覆蓋中國31個省份。2021~2023年,豐巢的快遞末端配送服務所交付的包裹數量分別為62.04億件、58.23億件及64.63億件。結合同期全年快遞業務量測算,豐巢配送和交付的包裹量約占全國的5%~6%。
從收入構成來看,豐巢主要收入來源于快遞末端配送服務(快遞員派件入柜),以及消費者智能交付服務(即消費者通過豐巢柜寄出快遞),受電商退換貨綜合服務的發展所推動,到柜寄件需求增長快于到柜取件需求。2021~2023年,受網絡擴張相關開支增長拖累,豐巢一直處在虧損狀態,但虧損幅度逐漸收窄。2024年前五個月,豐巢同比扭虧為盈,主要因快遞末端配送服務的盈利能力顯著增長,消費者智能交付服務及增值服務(如取送洗護、廣告等)快速增長等因素。
豐巢向滯留未取的包裹收取超時保管費曾引發外界爭議。據招股書數據,豐巢為消費者提供18小時的免費暢存期,按超時最低收0.5元服務費計算(每額外12小時),2021年-2024年前5個月,豐巢就累計向約16.15億個滯留包裹收取暢存費約8.07億元。
近年來,港交所對新股上市的審核趨向嚴格。在提交上市招股書后,2024年10月,豐巢曾被中國證監會要求補充有關公司協議控制架構、業務經營合規性、規范運作等方面問題的說明,其中涉及“業務收入中涉及滯留費用及包裹服務費的金額、占比情況,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但豐巢未在規定時間公布上述補充材料。
截至2025年2月,豐巢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因已超6個月,正式失效。根據港交所規定,在招股書失效后,擬上市公司還可以再次申請。彼時,豐巢方面對外表態稱,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工作仍在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