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內,中通快遞山東德州陵城區網點日均進出港件量從1萬件增長到如今5萬件,50余個末端門店遍布城鄉,并被評選為集團“2024年度優秀網點”、“2023年度末端建設標桿網點”。
“如今,快遞行業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成功只屬于那些敢于突破、懂得分利、精細管理的實干者。只要我們打破固有思維、勇于創新,我堅信未來一定有中通,中通未來一定有我。” 網點負責人楊軍說。
中通快遞山東德州陵城區網點負責人 楊軍
分揀效率提升40% 出庫時效提升1小時
產能升級讓網點發展的底氣更足,客戶更放心
去年雙十一前夕,楊軍接到一個客戶的電話:“我們旺季大促馬上開始了,一天預計發4萬單沖鋒衣,你們網點能不能接?”
若是放在以前,面對突如其來的大單,考慮到網點的服務能力,楊軍還是會猶豫一番。然而,這次他有了十足的底氣,馬上回應到:“沒問題!我們保證所有的件當天準時發出。”
楊軍的底氣來源于網點投入使用的自動化分揀設備。
2024年6月,網點投入使用了自動化分揀設備,每小時能快速分揀近一萬件快遞,網點的分揀效率提升了40%,出庫時效提早了1小時。此外,網點還配置了2至3名機動人員,在需要時可參與分揀、攬收、或進廠駐點,確保網點在高峰期時能夠靈活調配人手,有效應對客戶需求。
通過旺季的出色表現,山東德州陵城區網點不僅拿下了與這家客戶的獨家合作,還實現了既往合作客戶的100%留存率。
有了自動化設備之后,網點拓展客戶有了更多的籌碼,“現在,我會主動邀請客戶來我們的操作場地參觀,讓客戶近距離了解我們的實力,用我們的服務讓客戶更滿意、更安心。”
自動化設備不僅能提升分揀效率,還降低了綜合成本。“設備雖然初期投入較大,但長期來看可節省大量用工成本,通常在兩年左右即可回本。”楊軍說。使用自動化設備后,分揀人員僅需10余人左右。自動化設備降低了對人工分揀的依賴,有效避免了分揀效率低、錯分、漏掃等問題。與此同時,設備操作簡單,無需復雜培訓,即使有員工請假,臨時工也能快速上手,確保分揀流程的穩定運行,讓快件及時分揀轉運。
KPI提升30分,客訴率下降75%
網格化精細管理,一線小哥動力足
在分揀效率提升后,德州陵城網點對配送模式也進行了相應的優化。
“我們綜合考慮距離、件量、頻次等因素,把網點劃分為50余個網格化分區,以網格為單位設計區域段碼、配置格口。通過自動化分揀設備,每個區域的快件能被精準地分揀到對應的格口,再由貨車直接配送至各個門店,整個流程一氣呵成,大大提升了操作時效。”楊軍介紹道,快件通過智能分揀、直達門店后,客戶能比平時更早地拿到快遞,網點有效縮減配送時間與成本的同時,服務質量評分從60分提升至90分,客訴率下降75%。
目前,德州陵城區網點的直送路線上,按照距離遠近規劃了每個門店的途徑順序。配送司機每日發兩趟車,把快件送至各門店后,再同步把每個門店當天攬收的快件拉回網點。直送模式下,網點的進出港效率顯著提升,也為快遞員打開散件市場創造了條件。
在配送模式調整之前,快遞員需每日兩次奔波至網點取件,在分揀和運輸上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如今,快遞員得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專注地做好上門服務,在與客戶更多地接觸中,新的客源和散件攬收機會也隨之而來。
王震是德州陵城區網點的一名快遞員,自從實行直送模式后,他的散件攬收量提升了30%。他分享道:“快件直接送到門店后,我不再需要參與分揀,早上不用早起,中午也有時間回家吃飯。時間更充裕的同時,收入反而增加了。現在,我把重心放在上門服務上,每天的散件攬收量從50件增長到80多件,每日電商平臺訂單也能比之前多收30多件。”
此外,王震還在自己負責的三個小區建立了用戶群,目前群成員已達700多人。在群里,他經常發起寄遞優惠活動,讓居民寄快遞時優先選擇中通。
網點升級產能、優化配送模式后,業務員有了更多時間的攬收散件。“目前,我們將總部的政策落到實處,制定了激勵機制,網點把大部分的訂單利潤都讓利給了一線業務員,讓一線團隊先賺到錢。我始終認為,只有當業務員真正賺到錢,他們工作起來才會充滿干勁,我們網點的整體發展才能蒸蒸日上。”楊軍強調。
取件快、客流穩、服務優
快遞+商超的雙向奔赴
暮色漸沉,兔喜生活德州金地嘉苑店內亮起了溫暖的燈光,通常這個時候,正是這家小店最繁忙的時刻。有父母牽著剛放學的孩子,順道取走快遞;也有匆匆路過的白領,駐足挑選晚餐的食材。走進店內,零食米面、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快遞柜安置在店鋪的最深處,取件的居民穿過琳瑯滿目的貨架,總會在不經意間被某件商品吸引,順手帶上一兩件。
孫昊是這家兔喜門店的店主,她十分滿意鋪設智能快遞柜帶來的變化。從前,每到下班高峰期,取件隊伍從店內排到馬路上,甚至雨天也不例外。客戶焦急等待,插隊現象頻發,產生的矛盾不斷。孫昊回憶道:“以前每到高峰期,店里兩三個人都忙不過來,客戶沒來取件前我就開始害怕,生怕又出什么問題。”
為了提升客戶的體驗,孫昊經過兩個月的考察,最終決定引入兔喜智能快遞柜。2024年10月,孫昊在店內鋪設了1700個格口的快遞柜。平時,店內只需一名店員負責快件入庫,孫昊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上門服務和商業運營上。如今,門店的散件攬收量達到100多件,比半年前翻了一倍。
“整體體來看,快遞柜的投入非常值得,我們省心了,客戶滿意度也高。現在客戶可以憑號碼隨時取件,免去了等待的時間,也沒有拿錯件的情況了。”孫昊笑著說,“有居民反饋說,以前高峰期取快遞要排隊一個小時,現在操作快得像銀行的取款機一樣,只需輸入6個數字,幾秒鐘就能取走快遞。”
快遞柜的引入不僅提升了取件效率,還為門店帶來了穩定客流,“居民來拿快遞的同時,順手會買點東西;來采買的時候,我們會引導他們來店里寄快遞。快遞和商業,兩者相輔相成,互相帶動。”孫昊說道。
接下來,孫昊計劃對商品分類進行優化,淘汰銷量較低的商品,騰出更多空間用于快遞柜的鋪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