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寶塔山,見證著不變的初心;滾滾延河水,激蕩著時代的回響。一群快遞小哥走進了十月的延安。
10月11日至13日,來自圓通速遞總部黨委及全網各省區、中心、分公司的百余位黨組織負責人和黨務工作者,從四面八方匯聚于此,開啟了為期三天的全網黨建工作培訓,深入學習延安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提高站位、提升能力、強化責任,共同探索新興領域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更好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尋根:在革命舊址感悟精神密碼
中國共產黨用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光芒,在黃土高原上書寫了氣壯山河的壯麗篇章,鐫刻下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
走進延安革命紀念館,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一張張泛黃的舊照、一件件斑駁的實物,將時光拉回到那段戰火紛飛又理想燃燒的歲月。學員們駐足凝望,與革命先輩進行著一場深刻的精神對話,感受黨是如何密切聯系群眾、如何播撒革命種子……圓通黨建辦副主任高麗鳳表示,“延安精神不是教科書里的鉛字,而是流淌在共產黨人血液里的精神密碼。”
楊家嶺濃蔭如蓋,青翠欲滴。“七大”會址旁,學員們端坐在小馬扎上,一堂生動的“黨史”現場教學課,沁潤著大家的精神家園。
陜西延安干部學院講師化慧以“重溫黨的七大,增強看齊意識”為題進行現場教學,詳細介紹了黨的七大召開的歷史背景、會議內容及主要成果,生動地展現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領袖在思想、團結等方面做出的偉大實踐。
“要知道,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中看齊。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當講到毛澤東同志關于“看齊”意識的著名論斷時,大家神情專注,深切體會到在黨的崢嶸歲月中,統一思想、步調一致是何等關鍵。
賦能:在理論課堂汲取智慧力量
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本次培訓精心設置了專題課程,為學員們武裝頭腦、賦能充電。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全國黨建研究會理事、機關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原委員、組織部原部長顧祥勝在《新時代如何做合格的黨支部書記》的專題授課上,結合切身感悟,作了深入淺出地講授,教育引導學員“要心中有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心中有民,做群眾的貼心人;要心中有責,做發展的開路人;要心中有戒,做支部班子的帶頭人;要心中有職,做黨建工作的內行人。”學員們認真記錄,對基層黨支部書記的職責與擔當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榜樣是最好的引領。黨的二十大代表、圓通湖南省區黨支部副書記馬石光,以一名基層快遞員和黨代表的雙重身份,為學員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黨課,他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分享了人生中的“三個轉折點”和“小包裹里的‘大黨建’”思考。“快遞車走過千家萬戶,這讓我深深懂得,我們腳下的路,連接著民心,傳遞著黨恩。”馬石光擲地有聲地表示,要不忘“來時路”,走好“腳下路”,堅定“未來路”,當好為人民服務的“小蜜蜂”。
破題:在思想碰撞中探索實踐路徑
基層覆蓋不均衡、業務與黨建融合不夠深、保障機制不完善……對照新時代新興領域黨的建設要求,圓通還存在不少工作短板。加強黨的建設,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為重要、更為迫切。
本期培訓將百余名學員分成四組,圍繞“參加本次培訓的所思、所感、所得,以及對公司黨建工作的意見建議”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把延安精神與企業發展相結合,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轉化為解決發展痛點、提升服務質量、保障員工權益的競爭力。
有的聚焦黨員發展,“分公司應設立入黨指標,分別針對管理人員和基層人員,通過這種方式為員工樹立目標,激勵他們在崗位上發揮積極作用。”
有的關注組織建設,“建議依托屬地資源,借助當地組織力量,拓寬黨員發展渠道。“我們應該探索建立流動黨員管理制度,為流動黨員提供必要的關懷和支持,確保流動黨員能夠及時融入組織生活,發揮應有作用。”
有的著眼能力提升,呼吁提供更多務實管用的黨建業務培訓。“建議提供更多黨建工作相關業務培訓,便于各支部更好開展各自黨建工作。”
更有視野開闊者,提出要學習中字頭企業的黨建經驗,思考如何讓黨建伴隨圓通國際化布局“走出去”……
討論不回避問題。“黨員組織關系轉接繁瑣”、“分公司黨員分散,組織生活難開展”、“流動黨員管理難度大”……這些體制外黨建工作的現實困境被一一擺上桌面。坦誠的交流,讓大家更清晰地認識到挑戰所在,也激發了學員扛起責任的使命感。
收獲:做黨建強企的實踐者
三天的學習轉瞬即逝,但收獲沉甸甸,感悟真切切。
結業式上,擁有13年黨齡的學員段然是圓通“圓夢行動”項目黨支部書記,她將此次培訓視為“初心喚醒之旅”。她總結出延安精神與圓通精神在“精神同源、宗旨同心、目標同向”上的高度契合,決心做黨建強企的實踐者和拼搏者。
圓通黑龍江望奎分公司黨支部書記、負責人張俊明表示,要將黨建轉化為分公司發展的“紅色動力”,讓員工更幸福,并發揮省區管委會成員作用,將培訓精神傳導至每一個神經末梢。
總部職能第二黨支部書記王林表示本次培訓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他提出要“亮身份”、建機制、培優秀,讓黨建工作真正融入業務、落到實處。廣西省區黨支部書記杜彬則用“心情激動,但不能一動不動”的詼諧表達,強調了回去后狠抓落實的決心。
結業不是終點,而是新征程的起點。返程的大巴上,學員們翻看著手機里存滿的記憶,互留聯系方式。大巴駛離延安,窗外山野蔥蘢。帶走的,不僅是結業證書,更有對延安精神的深刻理解、對職責使命的清醒認識、對未來的堅定信心。
一位學員在朋友圈的感言,或許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結業不是結束,是新征程的開始,任重而道遠……堅定信念,實干行遠。發展可期,未來可期。”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圓通人的紅色初心,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