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新國標9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24年12月3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24)(以下簡稱“新國標”)正式發布。這一新國標9月1日起開始實施。
近年來,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持續攀升。據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公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已超3.5億輛,包括電動自行車在內的助動車制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738家,年產量4228萬輛,近5年產量年均增速為11.8%。然而,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安全隱患日益凸顯:非法改裝導致的超速行駛、塑料部件易燃引發的火災事故、劣質電池引發的自燃事件頻發。據統計,2023年全國電動自行車火災達2.1萬起,火災事故同比上升12%,其中60%由塑料件燃燒引發;非法改裝導致超速、電池故障等問題,嚴重威脅公共安全。
此次實施的新國標旨在通過強化防火阻燃、防篡改等技術要求,降低火災和事故風險。
尤值一提的是,按照新國標,電動自行車電動機內置轉速傳感器,當車速超過25km/h時切斷動力輸出,從物理層面杜絕超速可能。
和原有行業標準(GB 17761—2018)相比,新國標新增近200項技術要求,覆蓋生產、流通、使用全鏈條,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淘汰落后產能。新國標放寬鉛酸電池車型重量限制至63kg,提升續航里程;引入北斗定位、制動性能優化等技術,兼顧安全與實用。
新國標進一步規范了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和使用管理的相關具體措施,標志著我國電動自行車行業進入全面規范化發展新階段。這一標準的出臺,既是應對行業安全隱患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動產業升級、提升消費者體驗的重要舉措。
按照行業相關測算,新國標實施或導致整車成本增加約500-600元,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材料替代,塑料件替換為金屬部件,單車成本增加150-200元;第二是檢測認證:強制性檢測項目從38項增至112項,認證費用上漲100元/輛;第三是智能配置:北斗模塊、線控制動系統等新增功能成本約200-300元。
業內人士表示,短期內,價格上漲可能抑制消費需求。福州市場數據顯示,舊國標車型銷量占比仍達70%,消費者普遍認為“舊車性價比更高”。
為避免市場震蕩,政策設置了過渡期: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出廠或者進口的不符合新國標但符合舊版本標準的產品可以銷售至2025年11月30日。消費者在過渡期內購買舊國標車輛,仍可正常上牌使用,但需注意:2025年12月1日后,舊國標車輛不得進入流通環節;已購車輛需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備案登記。
新國標實施后,消費者購買或發現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未獲得CCC認證證書的車輛,可以通過熱線電話和信息化平臺舉報。
另據紅星新聞報道,8月31日下午,廣州天河一家雅迪直營店老板在店里忙得不可開交。他介紹,舊國標車型較大,銷量可觀,這幾天平均每輛漲了200元。該老板介紹,隨著新國標的出臺,舊國標車型還有3個月緩沖期,線下買舊國標車型的人不少,店里的存貨已快清空。目前,新國標產品暫未到貨,具體進貨數量還需要看市場需求。
另一家門店老板告訴記者,8月31日結束后,各大廠家不再生產舊國標車型了,目前他店里還剩十幾輛舊國標的電動自行車,庫存有限,“能上牌的大型電動自行車咨詢的人最多,現在比正常價漲了300元至500元,估計半個月就能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