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承包、客戶合伙、鄉鎮加盟,這些原本只屬于加盟體制的標簽,如今直營快遞也在極力推崇,內部創業、利潤共享,想要把全體員工的積極性激發出來,這種合伙人模式有點“似曾相識”。
在調整出與阿里電商協同業務之后,除了科技產品出海,菜鳥海外本地倉網建設同樣在持續推進。近日,菜鳥加拿大第二座自營海外倉正式投入使用,至此,菜鳥已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共布局13個海外倉。
2024 年美團閃購實現了約 2500 億銷售額,日均單量達到 1200 萬單。我們去年底關于該業務進展的文章里判斷,美團和阿里、拼多多、京東這些電商公司,看似在不同賽道,但最終都會進入同一個戰場。
順豐的持續領跑,有些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進入5月,順豐開啟水果寄大戰,除季節因素拉動外,順豐各業務板塊合力發展,綜合物流服務實現差異化競爭,都成為順豐持續高速增長的驅動因素。
電商想發展,物流得先行,但這里地形復雜、社會治安存在一定挑戰,一些公司如iMile從中找到了機會。iMile創立于迪拜,2021年進入墨西哥,目前實現墨西哥全境覆蓋,墨西哥是他們走出中東的第一站。
實際上,夜間寄件的用戶寥寥無幾,即便是大客戶,各大快遞截單時間也普遍在晚上10點左右。該女子不了解的是,即便當天晚上發出,也不一定還有在運營的車線,時效與第二天寄也基本一致。
京東在做外賣上投入了很大成本,但劉強東認為是劃算的,他說來京東買餐飲外賣的消費者中有 40% 的人會交叉去買京東的電商產品,“我們做外賣虧的錢,比去抖音、騰訊買流量要劃算。”
正如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在2025快遞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所言,快遞出海與快遞進村,成為快遞企業增加動能的新方向。而荔枝寄遞的提速,背后就是快遞企業下鄉進村的不斷深耕。
安能物流作為國內快運的頭部品牌之一,近兩年也試圖在“畢業寄”市場中展現出自身優勢。為了吸引畢業生選擇安能寄行李,還推出“0元抽”活動,在常規的優惠券之外,新增營銷點。
開業第三天,我們因不熟悉系統操作,將12個包裹錯標為“問題件”,系統瞬間扣除600元罰款。那天晚上,我們對照著手機翻譯功能,一條條研究操作手冊,發現規則制度竟有多達37頁。
當閑魚忙著把社區小店開進各個城市的街頭巷尾時,另一位二手電商玩家轉轉直接砸下3000平方米的超級籌碼——6月9日,轉轉集團旗下首家二手多品類循環倉店“超級轉轉”,在北京友誼商店三層正式開業。
作為一種低效率的不公平競爭,“內卷式”競爭讓不少行業、企業都深受其害,也深刻影響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與汽車行業類似,快遞行業的“內卷式”競爭最具代表性的表現形式,就是一波又一波的“價格戰”。
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外賣行業從業人員數量已超過1300萬,網約車從業人員數量超過600萬,快遞小哥也超過400萬,毫無夸張地說,這三大增量龐大的行業,已成為不少失業人群的最后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