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申通在社會公益之路上不斷創新,從發布“311”社會責任體系,到“單單捐”公益計劃,再到“萬人歡樂跑”,申通將履行社會責任放到戰略高度,從而不斷獲得市場、客戶、員工的認可。
簡單說就是,某地區在一定時間內寄出去的快遞(快遞業務量)和收到的快遞(快遞投遞量)的總和,以此體現該地區這段時間內經手的快遞總數量,所以說,快遞處理量反映的是一個城市快遞的總工作量。
2025年以來的外賣大戰,不僅是一場互聯網巨頭之間的流量爭奪戰,更是零售物流體系的重構序幕。阿里巴巴、美團和京東三大平臺投入數百億補貼,推動即時零售日單量從年初約1億單猛增至7月的2.5億單。
對于營收增長的原因,快遞單量上漲是各家公司共同提到的因素。今年上半年,順豐、極兔、圓通、申通、中通、韻達快遞業務量分別同比上漲25.7%、27%、21.8%、20.73%、17.9%和16.5%。
“家人們看過來,這是我們云南高原剛挖出來的新鮮土豆。現在下單,今天全部打包發走。”在圓通云南晉寧云倉的直播間里,主播正賣力地吆喝著。這樣的場景,如今在云南各地的圓通網點已成為常態。
對餐飲商家來說,這種模式降低了開店門檻和運營成本,使其能夠更專注于菜品研發和品質提升。而其余的生產流程從食材供應鏈到最終出餐都在京東的體系內完成,由京東完全掌控。
“反內卷”的號召,給快遞企業帶來難得的喘息機遇。韻達這套組合拳不僅旨在提升當下的運營效率,更著眼于構建未來競爭的“護城河”。對于即將到來的業務旺季,韻達的表現值得期待。
“去年我們平臺運費與前年相比,大宗物資的整車運輸價格降低了20%,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也降低了百分之幾。在這種情況下,司機運價顯然不能再下降了。”上述網絡貨運平臺負責人強調。
8月27日港股盤后,美團發布了業績公告。財報顯示,2025年Q2美團營收918.4億元,同比增長11.7%;期內溢利3.7億元,同比暴跌96.8%。美團的凈利潤率僅有0.4%,非常危險。
億豹網現場了解到,本次活動不僅面向“安能人”,還免費向廣大市民和游客開放。現場融合了物流科技展示、公益助農、文化市集和音樂演出等多個環節,打造出一場沉浸式體驗盛宴。
快遞漲價后,一名深圳服裝電商表示,0.3公斤級小件每票漲價0.7元,導致他每月運費漲超50%。有廣州商家同樣表示,每月至少增加3萬元的額外支出,這個成本很難通過商品漲價消化。
億豹網按此測算,若利用夜間谷電充電,1.5-2年即可彌補與燃油重卡的購車差價。在車輛8年使用周期內,剩余6年可為快遞公司節省能耗成本57萬元。這對精打細算的快遞企業而言,降本效應極為明顯。
相反,在貨運旺季或區域性運力緊張時期(供不應求),如春節前貨運旺季,運價會自然上漲的現象。當然,若快遞企業因業務量暴增,需額外租賃貨運車輛,可能短期推高部分線路運價。